集体企业改制政策-集体企业改制程序规定

集体企业改制政策-集体企业改制程序规定

### 集体企业改制政策与程序规定

集体企业改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一环,旨在通过改革企业所有制形式,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集体企业改制政策,明确了改制的方向和程序,为集体企业的改制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一、集体企业改制背景与政策依据

自2003年底以来,国家为了规范国有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改制工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先后印发了《<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96号)、《<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财政部第3号令)、《<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0560号)等文件。这些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指导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的全国统一规范性意见逐步形成,为集体企业的改制提供了明确的政策依据和操作规范。

二、集体企业改制的基本流程

(一)产权界定及国有资产的处置

产权界定是集体企业改制的首要环节,主要是指国家依法划分和认定存在于集体所有制企业中的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归属,并明确国家作为所有者对这部分国有资产行使权利的财产范围和管理权限。对于集体企业中界定的国有资产,其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对其拥有法人财产权。除发生产权转让等法定情形外,集体企业可以继续使用国有资产,但需缴纳使用费或采取租赁经营、有偿转让等方式进行处置。

(二)确立企业的改制方案

企业改制方案是集体企业改制的核心内容,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改制类型,如改为股份合作制、有限公司、股份公司等。改制方案应明确企业净资产数额、清产核资情况及资产处置意见,改制后的企业股东投资情况等。在确定改制方案时,企业可以自行制定,也可以委托专门的咨询机构进行总体改组方案的设计。

(三)资产评估与订立章程

资产评估是确保集体企业改制过程中资产价值真实、公正的重要步骤。企业需委托有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并出具资产评估报告。同时,企业还需根据改制方案订立公司章程,明确公司的组织架构、经营范围、股东权利义务等。

(四)报有关部门审核与注册登记

改制方案及章程制定完成后,需报请有审批权限的人民政府或企业主管部门进行审核批准。审核通过后,企业需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交相关材料,办理注册登记手续,注销原企业法人资格,成立新的股份制企业。

三、集体企业改制中的关键问题与对策

(一)防止资产流失

在集体企业改制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防止资产流失。一是要确保资产评估的真实性和公正性,避免通过财务账表调整、会计科目合并等手段调减国有资产账面价值;二是要加强对改制过程中各项资产处置的监管,防止将资产无偿量化为集体股、个人股或无偿借给外单位、个人使用。

(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集体企业改制后,需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这些机构应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同时,还需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管和风险控制。

(三)保障职工权益

在集体企业改制过程中,必须充分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一是要做好职工的思想动员和安置工作,确保改制平稳过渡;二是要明确职工在改制后的身份和待遇问题,避免引发劳资纠纷;三是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为下岗职工提供必要的就业援助和生活保障。

综上所述,集体企业改制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和操作程序进行改制,才能确保改制工作的顺利推进和实现预期目标。

从上文内容中,大家可以学到很多关于集体企业改制政策的信息。了解完这些知识和信息,槐律网希望你能更进一步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