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规模怎么划分 (一)

用人单位规模怎么划分

最佳答案法律分析:根据法律规定,企业可以根据员工人数和营业收入的大小被划分为不同的规模类别。具体分类如下:

1. 大型企业:这类企业通常拥有超过1000名员工,或者其营业收入超过40亿元人民币。

2. 中型企业:中型企业的员工人数通常在300人,营业收入也在2亿元人民币。

3. 小型企业:小型企业一般拥有20至299名员工,且其营业收入在300万元人民币及的范围内。

4. 微型企业:微型企业包括人数少于20人的企业,以及营业收入在3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企业。

“小微企业”是一个涵盖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术语,由经济学家郎咸平首次提出。为了减轻这些企业的负担,财政部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通知,未来三年内将免除小型和微型企业2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条规定,依法设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记机关发放营业执照,该营业执照上应注明公司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经营范围和法定代表人姓名等信息。如果营业执照上记载的信息发生变更,公司需要依法办理变更登记,并由登记机关换发新的营业执照。

最新四部委企业规模划分标准 (二)

最佳答案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等法规,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于2011年6月18日制定和发布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该规定对15个行业的大中小类型,做了详细的规定,以农、林、牧、渔业为例: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500万元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规模企业认定标准规模企业,又称规模企业,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规模企业标准:规模企业包括规模工业企业,和规模商业企业两种。

1.规模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的工业企业。

2.规模商业企业,是指年商品销售额在2000万元,及的批发业企业和年商品销售额,在500万元的零售业企业。

法律依据: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第四条;各行业划型标准为:

(一)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500万元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二)工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三)建筑业。营业收入8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8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6000万元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且资产总额300万元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四)批发业。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20人及,且营业收入5000万元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5人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5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五)零售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50人及,且营业收入500万元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六)交通运输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且营业收入3000万元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且营业收入200万元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七)仓储业。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八)邮政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九)住宿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餐饮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一)信息传输业。从业人员2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且营业收入50万元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三)房地产开发经营。营业收入20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且资产总额2000万元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2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四)物业管理。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0人及,且营业收入500万元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五)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资产总额1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且资产总额8000万元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且资产总额100万元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资产总额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六)其他未列明行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大中小微企业划分标准 (三)

最佳答案法律分析:

1. 农、林、牧、渔业的企业,若营业收入在2亿元以下,则被视为中小微型企业。具体来说,营业收入不足300万元的为微型企业;营业收入在300万元至3000万元之间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在3000万元至2亿元之间的为中型企业。

2. 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企业,若从业人员不超过1000人且营业收入不超过20亿元,则被视为中小微型企业。微型企业的标准是从业人员不超过20人且营业收入不超过2000万元;小型企业是从业人员不超过300人且营业收入不超过2亿元;中型企业是从业人员不超过1000人且营业收入不超过20亿元。

3. 建筑业和组织管理服务领域的企业,若营业收入不超过8亿元且资产总额不超过10亿元,则被视为中小微型企业。微型企业是营业收入不超过800万元且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小型企业是营业收入不超过8000万元且资产总额不超过1亿元;中型企业是营业收入不超过8亿元且资产总额不超过10亿元。

4. 批发业的企业,若从业人员不超过200人且营业收入不超过20亿元,则被视为中小微型企业。微型企业是从业人员不超过5人且营业收入不超过2000万元;小型企业是从业人员不超过20人且营业收入不超过2亿元;中型企业是从业人员不超过200人且营业收入不超过20亿元。

5. 零售业的企业,若从业人员不超过300人且营业收入不超过5亿元,则被视为中小微型企业。微型企业是从业人员不超过10人且营业收入不超过500万元;小型企业是从业人员不超过50人且营业收入不超过5000万元;中型企业是从业人员不超过300人且营业收入不超过5亿元。

6. 住宿和餐饮业的企业,若从业人员不超过300人且营业收入不超过4亿元,则被视为中小微型企业。微型企业是从业人员不超过10人且营业收入不超过200万元;小型企业是从业人员不超过100人且营业收入不超过4000万元;中型企业是从业人员不超过300人且营业收入不超过4亿元。

7.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企业,若从业人员不超过500人且营业收入不超过10亿元,则被视为中小微型企业。微型企业是从业人员不超过10人且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小型企业是从业人员不超过100人且营业收入不超过1亿元;中型企业是从业人员不超过500人且营业收入不超过10亿元。

8. 房地产开发经营的企业,若营业收入不超过10亿元且资产总额不超过50亿元,则被视为中小微型企业。微型企业是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且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小型企业是营业收入不超过1亿元且资产总额不超过5亿元;中型企业是营业收入不超过10亿元且资产总额不超过50亿元。

9. 除了房地产开发经营外的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不含组织管理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企业,若从业人员不超过300人且营业收入不超过5亿元,则被视为中小微型企业。微型企业是从业人员不超过10人且营业收入不超过500万元;小型企业是从业人员不超过100人且营业收入不超过5000万元;中型企业是从业人员不超过300人且营业收入不超过5亿元。

法律依据:《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范围包括: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15个行业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

第四条 本办法按照行业门类、大类、中类和组合类别,依据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或替代指标,将我国的企业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等四种类型。具体划分标准见附表。

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 (四)

最佳答案以下是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的具体标准,分为五个行业类别:

1. 农、林、牧、渔业:企业根据营业收入划分。营业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下的被定义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达到500万元的为中型企业,50万元至500万元之间的为小型企业,而营业收入低于50万元的为微型企业。

2. 工业:以从业人员和营业收入为标准。如果企业从业人员不超过1000人或者营业收入少于40000万元,同样归类为中小微型企业。中型企业需满足从业人员300人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小型企业则要求从业人员20人且营业收入300万元,而从业人员和营业收入均低于这两个标准的为微型企业。

3. 建筑业:以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为划分依据。如果企业营业收入或资产总额不超过80000万元,被视为中小微型企业。中型企业需达到营业收入6000万元和资产总额5000万元,小型企业则需营业收入300万元和资产总额300万元,小型和微型企业则需符合更低的这两个条件。

4. 批发业:同样根据从业人员和营业收入划分。企业如果从业人员少于200人或者营业收入低于40000万元,归类为中小微型企业。中型企业需有20人员工且营业收入5000万元,小型企业要求有5人员工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而微型企业则对应更低的条件。

5. 零售业:以从业人员和营业收入定级。如果企业从业人员不超过300人或营业收入不超过20000万元,为中小微型企业。中型企业需满足50人员工和500万元的营业收入,小型企业则要求10人员工和100万元的营业收入,微型企业则需符合相应的较低标准。

是各行业的具体划分标准,企业可以根据这些标准来判断自身的规模分类。

虽然我们无法避免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可以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些难题,积极寻找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槐律网希望用人单位规模怎么划分,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