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36号-关联方披露的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36号-关联方披露的解释

### 企业会计准则36号——关联方披露的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是一项重要的会计准则,旨在规范企业对关联方及其交易的信息披露,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可信度。本文将详细解释这一准则的关键内容及其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

一、引言

《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以下简称“准则”)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的,其主要目的是确保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充分披露所有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相关信息。这一准则的制定,有助于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二、关联方的定义

根据准则,关联方是指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企业或个人。这包括但不限于:

(一)企业与其母公司、子公司以及受同一母公司控制的其他企业

这些企业之间存在着直接的控制关系,因此被视为关联方。例如,一个企业集团内的成员企业之间互相购买或销售商品,就形成了关联方交易。

(二)对该企业实施共同控制的投资方和施加重大影响的投资方

共同控制是指按照合同约定对某项经济活动所共有的控制,而重大影响则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控制。这些投资方与企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财务和经营联系,因此也被视为关联方。

(三)企业的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及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控制、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其他企业

这些个人或企业由于与企业的主要投资者或关键管理人员存在密切关系,因此也可能对企业的财务和经营产生影响,从而被视为关联方。

三、关联方交易的类型

关联方交易是指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劳务或义务的行为,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这些交易类型多样,包括但不限于:

(一)购买或销售商品

这是关联方交易中最常见的类型,如企业集团成员企业之间的商品购销。

(二)购买或销售商品以外的其他资产

这包括土地使用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的转让。

(三)提供或接受劳务

如企业向关联方提供咨询、管理等服务。

(四)担保、提供资金(贷款或股权投资)、租赁等

这些交易类型也广泛存在于关联方之间,如一方为另一方提供借款担保、租赁设备等。

(五)许可协议、代理、研究与开发项目的转移等

这些交易类型涉及的知识产权、技术转移等也是关联方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关联方的披露要求

准则对企业关联方及其交易的披露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无论是否发生关联方交易,企业均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母公司和子公司有关的信息

这包括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名称、业务性质、注册地、注册资本及其变化,以及母公司对该企业或者该企业对子公司的持股比例和表决权比例等。

(二)企业与关联方发生关联方交易的,应当在附注中披露该关联方关系的性质、交易类型及交易要素

交易要素包括交易的金额、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条款和条件,以及有关提供或取得担保的信息、未结算应收项目的坏账准备金额和定价政策等。

此外,关联方交易应当分别关联方以及交易类型予以披露,类型相似的关联方交易在不影响财务报表阅读者正确理解的情况下可以合并披露。企业只有在提供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才能披露关联方交易是公平交易。

五、结论

《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为企业关联方及其交易的信息披露提供了明确的指导。这一准则的实施有助于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保护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企业应严格遵守这一准则,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无论你的行为是对是错,你都需要一个准则,一个你的行为应该遵循的准则,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善你的行为举止。了解完企业会计准则36号-关联方披露的解释,槐律网相信你明白很多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