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投毒事件

超市投毒事件

### 超市投毒事件的社会影响与防范措施探讨

在当今社会,超市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购物场所,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健康。然而,近年来,超市投毒事件时有发生,不仅给受害者及其家庭带来深重的灾难,也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刻的反思。

超市投毒事件的案例回顾

回顾历史,超市投毒事件并非个例。2001年,河南南阳一超市在12天内连续遭遇两次投毒,导致21人中毒,其中3人死亡。投毒者杜可平,因对养子的教育失败而产生杀害养子的念头,竟将鼠药投放到超市的玉米糁和小麦粉中,试图通过这一极端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此事件震惊了整个南阳市,人们陷入了对食物的极度恐慌之中。无独有偶,2011年广东广州也发生了一起超市投毒勒索案。犯罪嫌疑人张某在超市食品中投入溴敌隆和氯敌鼠成分,并以此向超市勒索钱财。虽然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但这一事件同样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心理阴影。

超市投毒事件的社会影响

超市投毒事件不仅直接危害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更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一方面,这类事件严重破坏了超市的信誉和形象,导致消费者对超市的信任度下降,进而影响超市的正常经营。另一方面,超市投毒事件还容易引发社会恐慌和不稳定因素,人们开始担心食品安全问题,对超市和其他食品销售场所产生不信任感。此外,超市投毒事件还考验着政府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公信力。政府需要迅速采取措施,保障公众安全,同时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超市投毒事件的防范措施

为了防止超市投毒事件的再次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范措施。首先,超市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检测机制,确保上架销售的食品安全可靠。同时,超市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以便在发现异常情况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其次,政府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加大对超市等食品销售场所的执法检查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此外,政府还应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让消费者学会辨别假冒伪劣产品,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最后,社会各界应共同参与超市投毒事件的防范工作。媒体应加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和监督,推动社会各界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同时,消费者也应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如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结语

超市投毒事件是一起严重的社会事件,其影响深远且复杂。为了保障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和谐,需要政府、超市、消费者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管力度,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购物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超市投毒事件的发生,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苦杏仁吃多少会中毒死亡.? (一)

最佳答案人口服苦杏仁55枚(约60g),含苦杏仁甙约1.8g(约0.024g/kg),可致死。苦杏仁大量口服易产生中毒。首先作用于延脑的呕吐、呼吸、迷走及血管运动等中枢,均引起兴奋,随后进入昏迷、惊厥,继而整个中枢神经系统麻痹,由于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扩展资料

苦杏仁的注意事项:

由于苦杏仁毒素主要存留在尖和皮,使用苦杏仁一个小时左右就会出现中毒的症状,一开始会出现头痛、恶心的症状,继续发展就会出现胸闷,四肢乏力,最终会出现呼吸停止死亡,这样很容易导致大家健康受阻,所以对苦杏仁应该避免才行。

而且如果真的不小心食用了苦杏仁中毒,可以服用绿豆汤来解毒,对于中毒较深者,要立即送医院处理。

超市食品暗藏了哪些健康陷阱? (二)

最佳答案大概绝大多数的消费者都不知道,我们眼前超市的购物架上到底暗藏了多少秘密。他们掠夺的不但是大家的期望、金钱,最重要的是,他们还掠夺了健康。 1、脱脂并不代表真健康 如果你想了解食品工业的内幕,那么,就去超市的糖果区走一遭。那里,你一定还会看到“脱脂”的字样,而超市也是以这一点作为他们的营销战略。但是这些不含卡路里的垃圾食品几乎全部是用糖及加工后的碳水化合物制成的。举例来说,“脱脂”糖果,制造商所希望的是,当顾客看到“脱脂”,就会把这当成是“健康”、“不会发胖”的食品,从而就全然忘了这些食品中含有的糖分。这是一种分散注意力的策略:食品公司的广告只会展示他们想让你注意到的那一面,而超市里的糖果区仅仅只是个开始。 2、数字也能骗人 在一瓶低糖茉莉花茶的瓶子上,你会在包装的含量表里看到这样的字样:“含糖量低于4%”。而在茉莉蜜茶的包装上,只表明了含有白砂糖,并没有表明含量多少,这可不会为你的健康带来多少好处。尤其是那些患有糖尿病的人。 3、所谓的半脂芝士其实不存在 那么所谓的半脂芝士到底是什么样的食品呢?当你了解了以后,你就会为所付的钱而大感失望:每100克原味芝士片含脂肪26克,能量1300千焦,而半脂芝士片含脂肪12克,能量1049千焦。为什么不在营养表上标注卡路里的含量呢,实际上,全脂和半脂芝士卡路里含量不会相差太多。那么,你打算消化多少克的卡路里呢? 4、“对心脏有益”的麦片,糖分含量并不少 就算产品中含糖量严重超标,也仍然可以合格。食品工业不会让你知道,食品公司是要付钱才能得到AHA对其产品的认可。 5、藏匿在货架上的反式脂肪酸食品 在超市的过道里充斥着各种各样危害健康的反式脂肪酸类食品。最糟糕的点心是袋式爆米花,每份含有6克反式脂肪酸,一袋实际上是三人份的,因此吃下它就相当于消耗掉18克反式脂肪酸,而人体最多每天能承受2克反式脂肪酸量。购买球状的膨化食品之前,仔细研究它的营养成分表。

6、所谓的“高钙食品”,其真实含义是什么 毫无疑问,在超市的任何一样食品商标上,你都能看到这样的标语:该产品是含有一种或多种维他命或矿物质的优质补充剂。但是你需要知道的是:所谓的某种维他命或矿物质的优质补充剂,其每一份中所含有的营养物质只是每日需求量的10%。拿高钙梳打饼干举例来说,其标签上写着:“高钙”二字,每100克饼干含钙300毫克。而太平梳打饼干,并没有打出高钙的字样,每100克含钙量却达320毫克。 7、饮用的瓶装绿茶其实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健康 绿茶中的多元酚类(Polyphenol)称为儿茶素,它是一种可以对抗疾病的有益于健康的抗氧化剂。可是,货架上的绿茶几乎没有产品标注儿茶素含量。 8、不是标记“不添加蔗糖”就不用担心糖尿病 研究发现,麦片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会比蔗糖更快地提升血糖。在有些麦片包装上明明白白地写着“不添加蔗糖”,可是它的营养表上,每100克产品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高达76.8克。 9、食品添加剂会损伤你的肾 研究人员发现,食品中的色素和防腐剂与儿童多动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很多包装食品中都普遍存在包括黄色5号、黄色6号、红色40号及苯甲酸钠的添加剂。但是,造成多动症的原因究竟是这些化学物质的组合物,还是其中单一的一种,研究者还不清楚。彩虹糖里含有黄色5号、黄色6号、红色40号色素,而一些软饮料中则含有苯甲酸钠。 10、长长的结账队伍会让你购买更多的东西 调查发现,“困”在长长的结账队伍中的人,购买周围货架上的糖果和苏打水的几率要高25%。调查发现,暴露在顾客面前的诱惑越多,他们就越可能经受不起这些诱惑的考验。这就很好地解释了在超市里,为什么一些像牛奶、面包、鸡蛋这样的日常商品会被放在一些比较靠后的角落里,因为这样会迫使顾客要穿过其他许许多多的诱惑去买这些食品。 11、肉类加工业不会让你知道瘦肉中的钠含量更高 原因是:肥肉在被切掉的同时,肉汁也随之流失掉了。因此,为了使肉看起来多汁饱满,一些商贩就会向猪肉、牛肉等肉中注入水、盐,以及其他一些可以增加香味的化学物。而这样也就大大提高了瘦肉里的钠含量。 例如,一份113克的没有注过盐水的新鲜去骨嫩火鸡肉中,钠的含量是55毫克,而一份相同重量但注了30%的盐水的烤火鸡中,钠的含量则高达840毫克。 有些骗局精明的人就能看清楚,而我们这些消费者对这些不了解,什么都不清楚,被欺骗成了理所当然,所以我们要清楚的知道这些健康陷阱。

虽然我们无法避免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可以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些难题,积极寻找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槐律网希望超市投毒事件,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