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事故分为几级? (一)

电网事故分为几级?

最佳答案国家电网公司的事故调查规程将电网事故分为八级。以下是一至八级电网事件的分级原则:

一级电网事件:未构成四级电网事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 电力减少负荷达到100兆瓦。

2. 220kV电网异常拆卸成三件,每次脱开前或电源负荷超过100MW时,至少产生三个。

3. 在220kV弊让余系统中,并联运行的两个或几个电源之间的本地电网或整个网络引起振荡,振荡超过一个周期(功率角超过360度),无论时间长短,或者是否同步拉动。

4. 变电站220kV电压等级的母线不计划停止。

5. 在220kV或更高的系统中,一次事故导致同一变电站中的两台或多台主变压器跳闸。

6. 在500kV的系统中,一次事件导致同一传输部分的两条传输线同时停止。

7. ±400 kV直流输电系统的双极阻断或多回路同时换相故障。

8. 在电压超过500 kV的系统中,断路器故障,继电保护或自动装置的误操作会导致跳闸跳闸。

9. 电网电能质量下降,造成以下后果之一:

1 频率偏差超过以下数值:在装机容量3000 MW时,频率偏差超过(50±0.2)Hz,持续时间为超过30分钟;装机容量为3000对于MW以下的电网,频率偏差超过(50±0.5)Hz,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

2 监控点的电压偏差超过±5%,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

二级电网事件:未构成一级电网事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 电力减少负荷为40兆瓦且100兆瓦以下。

2. 变电站的110 kV(包括66 kV)母线未计划停止。

3. 一次事故导致同一变电站中的两台或多台110千伏(包括66千伏)主变压器跳闸。

4. 在220千伏(包括330千伏)系统中,一个事件导致同一变电站中的两个或多个母线滑旅或同一传输部分的两条或更多线同时停止。

5. ±400kV以下的直流输电系统具有双极阻断或多回路同时换向故障或者背靠背直流输电租滚系统的换向单元被阻断。

6. 在220kV且500kV以下的系统中,断路器故障,继电保护或自动装置的误操作导致跳闸跳闸。

7. 降低了电网的安全等级,出现以下情况之一:

1 区域电网,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时运行的备用有功功率不能满足调度规则的待机要求。

2 动力传动部分的连续运行时间超稳定极限超过1小时。

3 220 kV或更多线路,母线失去初级保护。

4 套备用安全自动装置(切割,甩负荷,振荡紊乱,集中低频低压解除等)超过计划外停用时间72小时。

5 发电机组AGC装置的非计划停用时间超过72小时。

三级电网事件:未构成二级电网事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 35kV的输变电设备异常运行或被迫停止运行,使负载减少。

2. 变电站的35 kV母线不打算停止。

3. 一条220千伏或的单条总线并未计划停止使用。

4. 在110千伏(包括66千伏)系统中,一个事件导致同一变电站中的两个或多个母线或同一传输部分的两条或更多线同时停止。

5. 直流输电系统或背靠背直流输电系统的单流阻断单元被锁定。

6. 110 kV(含66 kV)系统,断路器故障,继电保护或自动装置误动作引起跳跃。

7. 110 kV(含66 kV)变压器等主要设备无主保护,或无保护线路。

四级电网事件:未构成三级电网事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 10千伏(含20千伏、6千伏)供电设备(包括母线、直配线)异常运行或被迫停止运行,并造成减供负荷者。

2. 10千伏(含20千伏、6千伏)配电站非计划全停。

3. 直流输电系统被迫降功率运行。

4. 35千伏变压器等主设备无主保护,或线路无保护运行。

五级电网事件:未构成四级电网事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 电力减少负荷为100兆瓦。

2. 220kV电网异常拆卸成三件,每次脱开前或电源负荷超过100MW时,至少产生三个。

3. 在220kV弊让余系统中,并联运行的两个或几个电源之间的本地电网或整个网络引起振荡,振荡超过一个周期(功率角超过360度),无论时间长短,或者是否同步拉动。

4. 变电站220kV电压等级的母线不计划停止。

5. 在220kV或更高的系统中,一次事故导致同一变电站中的两台或多台主变压器跳闸。

6. 在500kV的系统中,一次事件导致同一传输部分的两条传输线同时停止。

7. ±400 kV直流输电系统的双极阻断或多回路同时换相故障。

8. 在电压超过500 kV的系统中,断路器故障,继电保护或自动装置的误操作会导致跳闸跳闸。

9. 电网电能质量下降,造成以下后果之一:

1 频率偏差超过以下数值:在装机容量3000 MW时,频率偏差超过(50±0.2)Hz,持续时间为超过30分钟;装机容量为3000对于MW以下的电网,频率偏差超过(50±0.5)Hz,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

2 监控点的电压偏差超过±5%,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

六级电网事件:未构成五级电网事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 35kV的输变电设备异常运行或被迫停止运行,使负载减少。

2. 变电站的35 kV母线不打算停止。

3. 一条220千伏或的单条总线并未计划停止使用。

4. 在110千伏(包括66千伏)系统中,一个事件导致同一变电站中的两个或多个母线或同一传输部分的两条或更多线同时停止。

5. 直流输电系统或背靠背直流输电系统的单流阻断单元被锁定。

6. 110 kV(含66 kV)系统,断路器故障,继电保护或自动装置误动作引起跳跃。

7. 110 kV(含66 kV)变压器等主要设备无主保护,或无保护线路。

七级电网事件:未构成六级电网事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 10千伏(含20千伏、6千伏)供电设备(包括母线、直配线)异常运行或被迫停止运行,并造成减供负荷者。

2. 10千伏(含20千伏、6千伏)配电站非计划全停。

3. 直流输电系统被迫降功率运行。

4. 35千伏变压器等主设备无主保护,或线路无保护运行。

八级电网事件:未构成七级电网事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 10千伏(含20千伏、6千伏)供电设备(包括母线、直配线)异常运行或被迫停止运行,并造成减供负荷者。

2. 10千伏(含20千伏、6千伏)配电站非计划全停。

3. 直流输电系统被迫降功率运行。

4. 35千伏变压器等主设备无主保护,或线路无保护运行。

内容是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事故调查规程对电网事件分级的原则进行的整理。

网络安全分为几个级别 (二)

最佳答案网络安全分为四个级别,详情如下:

1、系统安全

运行系统安全即保证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的安全。它侧重于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2、网络的安全

网络上系统信息的安全。包括用户口令鉴别,用户存取权限控制,数据存取权限、方式控制,安全审计。安全问题跟踩。计算机病毒防治,数据加密等。

3、信息传播安全

网络上信息传播安全,即信息传播后果的安全,包括信息过滤等。它侧重于防止和控制由非法、有害的信息进行传播所产生的后果,避免公用网络上大云自由传翰的信息失控。

4、信息内容安全

网络上信息内容的安全。它侧重于保护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扩展资料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

自然灾害、意外事故;计算机犯罪; 人为行为,比如使用不当,安全意识差等;黑客” 行为:由于黑客的入侵或侵扰,比如非法访问、拒绝服务计算机病毒、非法连接等;内部泄密;外部泄密;信息丢失;电子谍报,比如信息流量分析、信息窃取等。

网络协议中的缺陷,例如TCP/IP协议的安全问题等等。网络安全威胁主要包括两类:渗入威胁和植入威胁。渗入威胁主要有:假冒、旁路控制、授权侵犯。

学校安全事故等级划分 (三)

最佳答案学校安全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安全,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那么,学校安全事故等级划分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吧!

校园安全事故追究类型和等级分类

重大过错: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不健全,工作中玩忽职守、失控,工作不落实,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但尚未造成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

一、交通安全事故

学校未加强安全教育,采取交通安全管理措施,校园内不得驾驶自行车、非机动车和机动车辆,发生交通伤害事故。

1、轻微事故:一次1人轻伤;

2、一般事故:一次2-3人轻伤;

3、严重事故:一次3-5人轻伤;

未加强校外乘车交通安全监管,乘坐违规和非法营运车辆,或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交通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的,按照事故等级标准追究责任。

二、校园消防安全事故

学校按照《消防法》严格落实消防防火责任制,按规定配备消防设施和器材,将消防宣传教育纳入教学培训内容,经常性组织用电、明火和消防点的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因责任不落实,未按规定配置消防设施,查处隐患不及时,引发、造成火灾事故和人员伤亡:

1、轻微事故:发现一次火灾易发隐患点或违反消防规定的行为;

2、一般事故:一次1-2人轻伤;经济损失5000元以下;

3、严重事故:一次3-5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5000元-10000元。

三、校园建筑安全事故

学校要对校舍做好实施监管和维护,全面消除和杜绝中小学、幼儿园危房,确保学校教学活动的正常、安全、顺利开展,日常维护和管理中发现危旧损坏校舍,未及时做好重点监控和维护工作,引发安全事故的:

1、轻微事故:一次1人轻伤;

2、一般事故:一次2-3人轻伤;

3、严重事故:一次3-5人轻伤。

四、校园集体活动安全事故

学校要认真组织各项集体活动和课外活动,预防发生集体活动意外伤害事故:

1、轻微事故:一次1人轻伤;

2、一般事故:一次2-3人轻伤;

3、严重事故:一次3-5人轻伤;

五、校园食品及疾病预防工作事故

学校要按照严格规定,落实食品卫生与疾病防预工作的责任,加强对师生的宣传教育,对未做宣传,预防措施不到位,没有严密做好防投毒工作,不及时报告或越级报告,在食品采购加工、食品留样环节中,造成食物中毒和公共卫生安全事故:

1、一般事故:一次1-2人中毒;

2、轻微事故:一次3-5人中毒;

3、严重事故:一次5人中毒。

4、公共卫生事件:在疾病预防工作中,同一个班级发生两例(包括2例)、不同班级达到两个班及,或同一年级发生两例或者三分之一人数的传染病病例,要对学校实行责任追究。

六、治安安全事故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依法维护校园的政治稳定和良好秩序,是学校的基本工作任务,确保学校及师生的合法权益,不断加强校园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强化落实社会综合治理和治安工作的目标责任制。

学校管理中出现以下治安事故的:

1、轻微事故:教师体罚学生,发生一次1-2人(未对学生造成身体和精神伤害);

2、一般事故:体罚学生一次2人或1人轻伤,连续发生两起体罚事件的;群体性体罚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校内非团伙性(3人以下)打架斗殴、恐吓、勒索、敲诈、偷盗、赌博,传播迷信、色情、淫秽音响及书籍,一次2人以下轻伤、直接财产损失1000元以下且影响恶劣的;未及时查处和制止带有倾向性苗头的治安安全隐患,发生治安事件造成一定影响的;

3、严重事故:体罚学生一次1人重伤;团伙性打架斗殴恐吓、勒索、敲诈、偷盗、赌博,传播迷信、色情、淫秽音响及书籍,一次5人以下轻伤、直接财产损失2000元以下且影响恶劣的;一学期内连续发生两次及治安安全事故。

发生校园强奸、凶杀、故意重伤、偷盗造成经济损失较大、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发生师生参与地下学、讲经,参加邪教活动和散发反动宣传品,毁坏国旗等影响社会稳定的治安案件,依法追究学校主要领导和当事人法律责任。

七、禁毒安全工作

为配合做好国家和政府禁毒工作,学校要认真开展禁毒

宣传教育,加强对师生禁止吸烟、吸毒、贩毒工作的预防工作,定期开展“远离毒品,珍重生命”的主题教育,及时清查违禁药品和毒品,因学校禁毒措施不到位,发生禁毒事件:

发生教职工及学生被他人索使利用,参与贩毒、吸毒、吸食违禁药品的,一经发现将依法追究学校和个人法律责任。

对参与贩毒、吸毒、吸食违禁药品和教索胁迫他人吸毒的行为,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八、意外伤害事故

按照教育管理的法规及职责,学校要经常性的开展师生安全常识教育和培训工作,指导师生预防事故、自救、逃生、紧急避险的方法,以提高师生预防意外伤害事故的能力,对学校安全教育长期缺失,未有效加以教育防范,造成在校内及校外意外伤害事故:

1、轻微事故:一次1-2人轻伤;

2、一般事故:一次3-5人轻伤;

在校外发生3至5人一般伤害事故的或发生群体性意外伤害事故的,要根据学校教育失当程度对学校追究责任或免责。因家长监管失责,造成学生人身意外伤害,按照《学校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学校免于责任。

九、计算机信息和网络安全事故

随着计算机信息与网络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学校计算机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工作日益突出,不断加强对师生网络信息安全的教育,自觉遵守和维护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安全和保密工作,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学校要重视做好学生防止沉迷上网与健康上网的良好生活方式的教育,对由于安全教

育不到位,监管不力,造成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1、轻微事故:未成年人进网吧上网玩游戏事件;

2、一般事故:学校师生发生散布虚假消息、散布谣言,造成社会影响的。

3、严重事故:学校师生在网上散布虚假消息、散布谣言、攻击性言论和发布有害病毒及程序软件的,危害社会治安的、造成危害社会稳定及国家网络安全的,视情节轻重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便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学校安全事故等级划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劳动安全的知识。请您多多关注倍领安全网吧!

突发事件应对法中规定我国突发事件分为什么 (四)

最佳答案1. 自然灾害:指自然界发生的,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对人类社会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危害的事件。

2. 事故灾难:指因事故发生,如火灾、交通事故、化学泄漏等,对人类社会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危害的事件。

3. 公共卫生事件:指因传染病疫情、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对人类健康和公共安全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危害的事件。

4. 社会安全事件:指因恐怖活动、社会动乱、网络安全等,对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危害的事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条,突发事件的等级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具体分级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

什么是三级等保体系three-level (五)

最佳答案三级等保体系是一种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体系,分为三级,主要针对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秩序的大型信息系统。以下是关于三级等保体系的详细解释:

等级划分:三级等保体系将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分为不同等级,其中三级保护是针对重要性较高的信息系统。这些系统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可能会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保护措施:对于三级信息系统,需要实施更加严格的安全管理和防护措施。这包括对系统的物理环境、网络通信、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和规划,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管理机制:三级等保体系要求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机制,包括制定和执行安全策略、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安全审计和风险评估等。这些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专业团队:为了有效实施三级等保体系,需要建立专业的网络安全团队。这个团队负责系统的日常安全管理和应急响应工作,确保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重要意义:通过实施三级等保体系,可以大大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降低安全风险。这对于保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秩序。

生活中的难题,我们要相信自己可以解决,看完本文,相信你对 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知道它应该怎么处理。如果你还想了解安全事故等级划分的其他信息,可以点击槐律网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