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假释是什么意思? (一)

监狱假释是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监狱假释是指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以后,因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因而附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的制度。

适用条件:对象条件: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但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除外。实质条件:犯罪分子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时间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的,须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被判处无期徒刑的,实际执行13年。如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实施程序: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书,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理,对符合条件的裁定予以假释。对有期徒刑犯的假释由罪犯所在刑罚执行机构提请当地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对无期徒刑犯的假释,经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司法厅(局)审查同意后,提请当地高级人民法院裁定。执行与考验:假释实行社区矫正。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未执行完的刑期,无期徒刑的为10年,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在考验期内,犯罪分子须遵守相关规定,由公安机关监督,若违反规定或再犯新罪、发现漏罪,将撤销假释,收监执行。

假释是什么意思 (二)

最佳答案假释是一种法律制度,允许符合条件的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罪犯在执行一定刑期后提前释放,但仍需遵守特定条件。以下是关于假释的详细解释:

适用对象:

有期徒刑罪犯:需服刑原判刑期二分之一。无期徒刑罪犯:需服刑十年。

适用条件:

罪犯在执行刑期期间表现出悔改。罪犯被认为提前释放后不再对社会构成威胁。

排除情况:

累犯:即使满足服刑期限,也不得获得假释。涉及暴力犯罪的罪犯:如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即使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也不得获得假释。

假释考验期:

在假释考验期内,罪犯需遵守特定条件,如不得再次犯罪。考验期内若无新罪行或遗漏罪行,且未发现有撤销假释的法定情况,假释期满后就视为原判刑罚已完成。

假释撤销:

一旦在假释考验期内发现有新罪行或遗漏罪行,假释将被撤销。撤销假释后,罪犯将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进行处理。

假释制度旨在通过给予符合条件的罪犯提前释放的机会,激励他们在服刑期间积极改造,同时确保社会安全。

保释和假释是一个意思吗,有什么区别 (三)

最佳答案保释和假释不是一个意思,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

定义不同:

保释:是指在被逮捕的人提供担保或接受特定条件的情况下将其释放的制度,这是英美法系中的一个概念,类似于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的制度。

适用对象不同:

保释:适用于被逮捕但尚未被定罪的人。假释:适用于已被定罪并正在服刑的犯罪分子。

期限不同:

保释:通常是在等待审判期间的一种临时措施,期限较短。假释:则是在犯罪分子已经服刑一定时间后,根据其表现决定是否提前释放,期限较长。

适用的条件不同:

保释:主要基于被逮捕人提供担保或接受特定条件,以确保其不会逃避审判或干扰司法程序。假释:则基于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后的表现,包括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等。

适用的机关或决定的机关不同:

保释:通常由法院或执法机构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假释:则是由监狱管理机构或刑罚执行机构根据犯罪分子的表现向相关法院提出申请,由法院作出决定。

综上所述,保释和假释在定义、适用对象、期限、适用条件和适用机关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

了解了上面的内容,相信你已经知道在面对假释是什么意思时,你应该怎么做了。如果你还需要更深入的认识,可以看看槐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