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杀死了但是去自首 (一)

故意杀死了但是去自首

贡献者回答故意杀人罪是刑法中极为严重的犯罪行为,其法定刑罚较为严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然而,如果犯罪人在犯罪后选择自首,法律也提供了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机会。自首行为体现了犯罪人的悔过态度,有助于司法机关及时侦破案件,因此在量刑时会作为重要情节予以考虑。

自首的认定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犯罪后自动投案;二是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即便犯罪人选择自首,最终的量刑仍需综合考虑犯罪情节、动机、手段、后果以及社会危害性等因素。

1.法定刑幅度内的从轻或减轻

故意杀人后自首,通常可在法定刑幅度内从轻或减轻处罚。如果犯罪情节较轻,可能被判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可能在十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的范围内量刑。

例如,若犯罪人因一时冲动杀人且无预谋,事后立即自首,法院可能会在较轻的刑罚范围内量刑。

2.特殊情况的量刑考量

即便有自首情节,如果犯罪后果特别严重(如手段残忍、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法院仍可能判处较重的刑罚,甚至死刑。例如,犯罪人使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杀人,即使自首,也可能无法获得较大幅度的从轻处罚。

3.未成年人或特殊群体的量刑

对于未成年人或患有严重疾病(如癌症晚期)的犯罪人,法院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其特殊身份和健康状况,但故意杀人罪的严重性仍会占据主导地位。

4.自首的认定与证据要求

自首的认定需要犯罪人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如果犯罪人仅投案但未如实供述,或在供述后翻供,可能不被认定为自首。

1.情节较轻的量刑

如果犯罪情节较轻(如因正当防卫过当致人死亡),且犯罪人有自首情节,可能被判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例如,某犯罪人因邻里纠纷一时冲动杀人,事后立即自首,法院可能判处其有期徒刑五年。

2.情节严重的量刑

如果犯罪情节严重(如预谋杀人、手段残忍),即使有自首情节,也可能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

例如,某犯罪人预谋杀人并使用残忍手段致人死亡,事后自首,法院仍可能判处其无期徒刑。

3.特殊情形的免刑或缓刑

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果犯罪情节轻微且自首情节特别突出,法院可能会判处缓刑或免于刑事处罚。例如,某犯罪人因正当防卫过当致人死亡,事后主动投案并积极赔偿,法院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八条

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我们通过阅读,知道的越多,能解决的问题就会越多,对待世界的看法也随之改变。所以通过本文,槐律网相信大家的知识有所增进,明白了故意杀人罪自首量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