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合同撤销与解除有什么区别
- 2、合同解除和合同撤销的区别是哪些
- 3、民法典中哪些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
- 4、民法典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怎么界定区别?
- 5、无效合同与撤销合同的本质区别
本文提供以下多个参考答案,希望解决了你的疑问:
合同撤销与解除有什么区别 (一)

最佳答案合同撤销与合同解除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设立目的:
合同解除:旨在贯彻意思自治原则,允许当事人在特定情况下解除合同,以实现双方的自由意愿。合同撤销:法律为了保全债权人的利益,防止债务人的财产不当减少而设立的一种措施,它并不在于保障当事人实现其真实的意思。
申请主体:
合同解除:申请人一般是意思表示不真实的人或受害人,即合同的一方或双方。合同撤销:撤销权的主体是债权人,即当债务人的行为危害到债权人的利益时,债权人可以行使撤销权。
撤销对象:
合同解除:解除的是合同本身,即一方当事人所享有的解除权针对的是自己的行为。合同撤销:撤销的是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民事行为,旨在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不受债务人不当行为的损害。
效力范围:
合同解除:解除权的行使只在当事人之间发生效力,不影响合同外的第三人。合同撤销:撤销权的行使将突破合同相对性原则,对第三人发生效力,即撤销后的民事行为对第三人也具有法律效力。
权利存续期间:
合同解除:解除权的行使期限根据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而定,没有统一的时间限制。合同撤销: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且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这一规定不适用于合同解除。
综上所述,合同撤销与合同解除在设立目的、申请主体、撤销对象、效力范围以及权利存续期间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
合同解除和合同撤销的区别是哪些 (二)
最佳答案合同解除和合同撤销的主要区别如下:
适用范围:
撤销:适用范围广泛,不仅适用于合同中欠缺有效要件的情况,还适用于存在瑕疵的意思表示与民事行为场合。解除:仅适用于有效合同在需要提前终止时的情境。
发生原因:
撤销:撤销的原因直接由法律规定,通常是基于欺诈、胁迫、重大误解或显示公平等情形。解除:解除的原因既包括法律明确规定,也包括当事人约定的情况。
行使方式:
撤销:享有撤销权的一方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撤销或变更申请,通过司法或仲裁程序来实现。解除:分为协议解除和法定解除两种方式。协议解除时,双方达成一致即可解除合同,无需法院或仲裁机构介入;法定解除则需要依据法律规定,但不一定需要司法或仲裁程序。
效力:撤销:撤销行为具备追溯效力,即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无效,如同合同从未订立过一样。解除:通常不具备追溯效力,合同解除前的权利义务关系仍然有效。但只有在当事人有特别约定、法律有特别规定或违约解除非继续合同时,解除才具有追溯效力。
民法典中哪些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 (三)
最佳答案在民法典中,存在几种情况下的合同可以被撤销。首先,若合同是在当事人因为重大误解而签订的,那么这个合同可以被撤销。这里的重大误解是指在签订合同时,当事人对于合同内容的理解存在严重偏差,导致签订的合同与真实意愿相悖。这种情况下,撤销合同能够保护当事人免受误解带来的损失。
其次,当合同在订立时显失公平,即一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明显处于不利地位,合同条款严重偏向另一方,导致合同对签订方不公平,这种情况下,合同可以被撤销。撤销合同的目的在于恢复合同签订双方在签订合同时的平等地位,以维护市场交易的公正性。
再者,若合同是因欺诈而签订的,即一方当事人故意提供虚假信息或隐瞒重要事实,诱使另一方签订合同,这种情况下,合同可以被撤销。撤销合同旨在保护因被欺诈而签订合同的一方,使其不受欺诈行为的影响。
此外,胁迫也是导致合同可撤销的一种情况。当一方当事人通过威胁、恐吓等方式迫使另一方签订合同,这种合同因违背了自愿原则,可以被撤销。撤销合同的目的是保护在胁迫下签订合同的一方,以维护其权益不受侵害。
最后,乘人之危也是合同可撤销的情况之一。当一方当事人利用对方的急迫需求或紧急情况,迫使对方签订对己方明显不利的合同,这种合同可以被撤销。撤销合同旨在保护在被利用的情况下签订合同的一方,以维护其利益不受损害。
总之,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当合同因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等情况签订时,这些合同可以被撤销。撤销合同的目的是保护当事人免受不公平交易的影响,并维护市场交易的公正性。
民法典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怎么界定区别? (四)
最佳答案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的条件不同、引起合同无效或者是可撤销的原因不同、有权主张合同无效或者是可撤销的人不同、确认或管辖机关不同、能否主张人民法院宣告不同以及申请有无限制不同。 一、《民法典》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怎么界定区别?
无效合同与可撤销合同的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条件不同。
可撤销合同效力的消灭,以撤销行为为条件,仅有可撤销的事由而无撤销行为时,其效力不消灭;而无效合同,只要存在无效的事由,无论当事人是否主张无效,该合同当然无效,绝对无效。
(二)引起的原因不同。
可撤销合同主要是因为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而无效合同主要是因为其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反公序良俗原则。
(三)有权主张的人不同。
对于可撤销合同,只有依法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才能主张其无效;而对于无效合同,双方当事人、与该合同有利害关系的人,都可主张其无效。
(四)确认或管辖机关不同。
可撤销的合同,其确认或管辖机关一定是人民法院和仲裁机关;无效合同的确认或管辖机关则主要是人民法院和仲裁机关,政府机关也可以确认合同无效。
(五)能否主张宣告不同。
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处理案件时,对于无效合同,应依法主动宣告其无效;而对于可撤销合同,必须经撤销权人提出了申请,才可以对其予以撤销。
(六)申请确认无效有无限制不同。
对于可撤销合同,可因撤销权的消灭而不得再主张撤销;对于无效合同,确认其无效没有任何限制。
二、可撤销合同的期限是什么?
(一)根据《民法典》对合同效力的适用规定,可撤销合同的情形可以使用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规定,而在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规定中,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的期限随情形的变化而变化,即可撤销合同的期限具体如下:
1、合同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的撤销期限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
2、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可以行使撤销权;
3、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4、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二)此外,可撤销合同的期限还存特别的情形,例如:赠与合同当中,赠与人的撤销权需要在权利转移之前作出,否则赠与义务应当履行,即是赠与人的任意撤销权的期限。
在民事合同签订之后,会出现合同无效或者是合同可撤销的情形,如果是合同中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内容,此时该合同会被认定为无效;如果合同中存在重大误解、显示公平的内容,或者是因为欺诈、胁迫而订立的,那么该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
无效合同与撤销合同的本质区别 (五)
最佳答案合同无效与撤销之异主要体现在:
1. 无效与撤销合同缘由各不相同。
撤销合同源于对合同内容的重大误解或订立合同时出现显失公平或受到胁迫等情形;
相反,无效合同则是披着合法外衣,实为非法目的的产物。
2. 仅有权撤销合同者方可主张撤销权,但法院及仲裁机构可介入合同无效事宜。
3. 合同撤销并非必然导致无效,其在被撤销之前仍具效力,而无效合同自始至终均为无效。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无论你的行为是对是错,你都需要一个准则,一个你的行为应该遵循的准则,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善你的行为举止。了解完合同撤销与解除有什么区别,槐律网相信你明白很多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