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禁毒模式是 那一种种? (一)

根据我国《禁毒法》之规定,目前我国的禁毒模式共有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规定: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吸毒成瘾人员应当进行戒毒治疗。

我国禁毒工作的方针是“四禁”并举,预防为主,严格执法,综合治理;我国禁毒工作的基本原则有毒必肃、贩毒必惩、吸毒必戒、种毒必究;我国戒毒工作的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

早在19世纪,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禁毒行动的序幕。辛亥革命胜利后,民国政府继续推行禁烟政策。然而,鸦片的传播势头在我国依然此起彼伏。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从50年代开始一直致力于禁毒工作,发布了《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大力开展严禁鸦片烟毒的工作,鸦片烟毒曾一度基本禁绝。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毒品问题死灰复燃,中国公安与司法紧急应对,1998年公安部成立禁毒局,禁毒改为专门机构统一执行。由此,各种体制的戒毒治疗机构应运而生,并初步形成了由公安机关主管的强制戒毒、司法机关主管的劳教戒毒、卫生医疗机构开办的自愿戒毒这三种方法。

值得肯定的是,这种戒毒体系已在戒毒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禁毒社会工作模式提供了借鉴之处。但是,这三者各自为政,从全面协助吸毒人员彻底脱毒看,传统戒毒方法仍有完善的空间。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继续探索对毒品成瘾的治疗方法,中药戒毒十分流行。不过,因艾滋病问题浮出水面,人们开始把目光聚焦于吸毒人员全方位的治疗问题,相应地,降低毒品的公共卫生危害及药物维持治疗提上议事日程。

进入21世纪,我国对于毒品成瘾治疗的诸多问题梳理得更清楚了,戒毒治疗方法也有新的突破。大量研究发现,药物依赖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疾病,其中苯丙胺类药物依赖者可以导致精神病性症状。与此同时,为了防止“戒毒康复者”复吸,各种戒毒方法与康复治疗技术不断地推陈出新。

比如,生物医学的戒毒方法已有新的发展,2004年我国启动了海洛因成瘾者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计划;针对药物依赖的心理社会原因、药物成瘾后的心理行为表现、复吸的原因与影响依赖者康复的心理社会因素等,开始出现了心理行为的干预策略与方法;而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法也在实践,旨在通过“无缝接轨”方法促使戒毒者回归主流社会。

根据我国禁毒法之有关规定属于我国目前禁毒模式的是什么 (二)

国家鼓励吸毒成瘾人员自行戒除毒瘾。吸毒人员可以自行到戒毒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对自愿接受戒毒治疗的吸毒人员,公安机关对其原吸毒行为不予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十三条 对吸毒成瘾人员,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同时通知吸毒人员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的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戒毒的期限为三年。戒毒人员应当在户籍所在地接受社区戒毒;在户籍所在地以外的现居住地有固定住所的,可以在现居住地接受社区戒毒。

第三十六条 吸毒人员可以自行到具有戒毒治疗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设置戒毒医疗机构或者医疗机构从事戒毒治疗业务的,应当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条件,报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报同级公安机关备案。

戒毒治疗应当遵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戒毒治疗规范,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戒毒治疗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戒毒治疗的药品、医疗器械和治疗方法不得做广告。戒毒治疗收取费用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执行。

目前我国禁毒模式共有哪三种 (三)

我国目前实施的禁毒模式包括三种:1. 强制隔离戒毒,由公安机关决定并执行,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2. 社区戒毒,通过社区、家庭、公安机关及卫生、民政等力量的协作,在社区环境中帮助吸毒者戒除毒瘾。3. 自愿戒毒,是吸毒者意识到吸毒的危害后,主动寻求并参与的戒毒过程。

强制隔离戒毒的执行主体为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社区戒毒则依赖于社区监管和家庭支持,旨在帮助吸毒者在社会环境中戒毒。而自愿戒毒则完全基于吸毒者的个人意愿。

在特定情况下,吸毒者可能需要接受强制戒毒,这些情况包括:1. 拒绝接受社区戒毒;2. 在社区戒毒期间继续吸毒;3. 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4. 经过社区戒毒或强制隔离戒毒后再次吸毒;5. 吸毒成瘾严重,社区戒毒难以有效戒除毒瘾。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规定了国家对吸毒人员戒毒的帮助和支持,以及吸毒成瘾人员的认定方法和戒毒治疗的权利。这些法律措施共同构成了我国禁毒工作的基础,旨在帮助吸毒者戒除毒瘾,恢复社会功能。

从上文内容中,大家可以学到很多关于以下属于我国目前禁毒模式的是的信息。了解完这些知识和信息,槐律网希望你能更进一步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