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关注一些法律常识及其对家庭成员可能产生的影响。例如,“帮信罪会影响孩子政审吗”这一问题,时常困扰着众多家长。帮信罪,即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而为其提供技术支持或帮助的行为,这是一种刑事犯罪。另一方面,关于行政拘留是否有案底的问题也备受瞩目。行政拘留作为一种治安管理处罚,虽然并不等同于刑事犯罪,但在公安机关仍有记录。那么,这些记录究竟会对家庭成员的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帮信罪有案底会不会影响小孩子? (一)

帮信罪有案底会不会影响小孩子?

会影响子女。如果你说的小孩子是指你自己的子女,那么很简单:无论是什么案件的案底,刑事犯罪记录都会影响子女未来包括入学和求职的政~审。只要是父母违法犯罪行为记录都会影响,不同的刑名罪案,只是影响的大小不一样而已。

帮信只是不像八种严重刑事犯罪行为影响子女那么大而已,如果子女优秀,报考第二类审的前途无量的好学校或者好单位,那一样会影响录取。

子女未来政~审,能不能通过,要看具体报考的什么编制,执行第几类的政审。第二类B审可以通过,第一类A审基本没戏。这跟家长具体什么罪,一点关系都没有,只要是刑事犯罪案件,他的犯罪档案、刑事处罚记录也是永久保存的。涉J的考试可以是A审也可以是B审,要看具体你报考的岗位或学校。

父母是子女的直系亲属,如果是第一类的A审,你直系亲属别说什么刑事处罚记录,就算有行政处罚记录,因为打牌骂街就行政拘留都难以通过审核。那样的话,直系亲属有犯罪记录,政~审基本就是凉了。但如果是第二类B审就可以通过。B审关于直系亲属,不在四种情形之一的,基本大概率都可以通过——不是被判处S刑,不是正在服刑,不是八种严重刑事犯罪案件,不是反对…的涉及ZZ的问题,不是这四种情形的基本都可以通过审核。

只要直系亲属犯罪的时候不是未成年人,不存在什么犯罪记录封存档案之类的事情。那就直接影响子女后代的公务员考试政审,不只公务员考试,参j、从警、航空航天、事业编制单位,大型国企央企……只要是需要政审,政审要看直系亲属的,都会影响。无论离婚孩子户口随谁,随谁户口根本没用,这个没有影响,父母就算再组建家庭,不改变和孩子的关系。除非儿子/女儿不是亲生的。——只要是亲生的,不管结婚离婚户口迁移,自然血亲,怎么都改变不了,它不是拟制血亲,可以解除关系。你们亲生的自然血亲,直系亲属,怎么都割不断的血缘关系,就算声明脱离父子/父女关系,法律也不允许、不承认。

所以,只要孩子的直系亲属有犯罪记录,犯罪档案也没有因为未成年人犯罪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等情况而封存,简单说就是在派出所开具不了“无犯罪记录证明”,那就会在公务员考试政审方面因为直系亲属有刑事处罚记录,而存在被pass的可能性。

帮信罪会影响孩子政审吗 (二)

会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政审的目的和内容。政审是对个人的政治立场、道德品质、社会关系等进行全面审查,以确保其符合担任特定职务或参与特定活动的资格。在政审过程中,个人的违法犯罪记录是重要的考察内容之一。

其次,关于帮信罪对孩子政审的影响,需要考虑到我国法律对犯罪记录的处理原则。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个人的犯罪记录会被记录在案,并可能对个人的未来生活和职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如果父母或其他直系亲属有帮信罪的犯罪记录,这可能会在孩子的政审过程中被考虑。

然而,政审并非简单地根据犯罪记录就做出否定性的结论。政审机关会综合考虑个人的具体情况,包括犯罪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以及个人的悔罪表现等因素。如果父母或亲属的帮信罪属于轻微犯罪,且已经受到法律制裁并表现出良好的悔罪态度,那么这种影响可能会被减轻。

此外,政审还注重考察个人的现实表现和政治立场。如果孩子本人在政治、道德、学业等方面表现优秀,且没有涉及任何违法犯罪活动,那么其政审结果可能不会受到父母或亲属犯罪记录的过多影响。

综上所述:

帮信罪作为父母的犯罪记录,可能会对孩子的政审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政审并非简单地根据犯罪记录就做出结论,而是会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因此,父母或亲属有帮信罪记录的孩子,在政审过程中应如实陈述情况,并努力通过自身的优秀表现来减轻这种影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七条规定:

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二十六条规定:

下列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一)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二)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三)被开除公职的;(四)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五)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行政拘留有案底吗? (三)

答:您好,行政拘留不属于犯罪记录的案底,但受过行政处罚的,违法记录会在公安机关留有记录。虽然这种记录并不对任何人都开放,但行政拘留的案底还是在公安机关长期保存,并可以查询。行政拘留是最严厉的一种行政处罚,通常适用于严重违反治安管理但不构成犯罪,而警告、罚款处罚不足以惩戒的情况。因此法律对它的设定及实施条件和程序均有严格的规定。行政拘留的最长期限是15天,违法行为人的多个处罚合并执行时,最多拘留20日;一般案件的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是14天(包括人民检察院审查批捕的期限),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犯罪嫌疑分子的拘留期限最长是37天。

行政拘留不属于犯罪记录的案底,但是,被行政拘留的记录在公安机关的治安部门应当是可以查询到的,对报考公务员以及特殊部门雇员的当事人的政审环节可能造成不利影响。受过行政拘留处罚的人无法开具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对于移民,出国等方面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十二条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一百零三条 对被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达拘留所执行。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印发的《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的通知规定:

案底是指某人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

人天天都会学到一点东西,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从上文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帮信罪会影响孩子政审吗。如需更深入了解,可以看看槐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