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信罪检察院不予起诉的条件有哪些 (一)

帮信罪检察院不予起诉的条件有哪些

依据我国《刑法诉讼法》的明确规定,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条件主要涵盖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犯罪嫌疑人均未涉及任何犯罪行为。其次,存在《刑法诉讼法》第十六条所列明的任何一种情况。在此特别强调的是,《刑法诉讼法》第十六条详细列举并解释了无需追究刑事责任的各种情况,其中不仅限于如:情节事显轻微、社会危害性小到不足以被视为犯罪的状况;已经超过追诉期限的涉罪行为;经过特殊免于惩罚的命令而达到免除刑罚目的的情况;仅由受害人提出起诉或撤销控告的案件;涉案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者死亡的情况;其他法律规定可以免于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等。另外,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无需判处刑罚或可免除刑罚的情况,人民检察院亦有权做出不起诉的决定。总而言之,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条件主要包括犯罪嫌疑人无犯罪事实或存在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场景,以及犯罪情节轻微且无需判处刑罚或可免除刑罚的情况。

帮信罪十种不起诉,帮信罪十种不起诉情形 (二)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犯罪活动也日渐猖獗。其中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简称“帮信罪”)是一种常见的犯罪类型。帮信罪是指自然人或者单位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行为。在法律实务中,帮信罪有不起诉的情形,那么,帮信罪十种不起诉情形是什么?

帮信罪十种不起诉情形

1. 犯罪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2.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

3.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犯罪时不满 18 周岁,或者在案件起诉、审判时已满 75 周岁的。

4. 被害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有证据证明,但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已经作出不追究刑事责任决定的。

5.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6. 已被依法宣告无罪的。

7. 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

8.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

9.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的。

10.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自首、立功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帮信罪不起诉情形法律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这也是帮信罪不起诉的重要法律依据之一。

在实践中,帮信罪的不起诉情形需要根据具体案情进行分析判断。例如,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可以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又如,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犯罪时不满 18 周岁,或者在案件起诉、审判时已满 75 周岁的,可以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帮信罪的法定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但是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特别严重情节的,也可以判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在判断帮信罪的不起诉情形时,需要综合考虑犯罪情节、危害后果等因素,而不能仅仅依据法定刑进行判断。

相关案例

案例 1:王某涉嫌帮信罪一案

王某在他人的介绍下,将自己的银行卡提供给他人用于接收赃款,并获得了一定的报酬。案发后,公安机关以王某涉嫌帮信罪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辩护律师认为,王某虽然提供了银行卡,但是并没有参与上游犯罪,也没有与上游犯罪分子共谋,其行为不构成帮信罪。此外,王某在案发前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具有自首情节。检察机关经审查认为,王某的行为虽然不构成帮信罪,但是其行为已经违反了国家有关信用卡管理的规定,构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鉴于王某具有自首情节,犯罪情节轻微,依法作出了不起诉决定。

案例 2:李某涉嫌帮信罪一案

李某在某网络平台上开设了一个网店,用于销售游戏点卡等虚拟物品。某日,李某的网店接到了一笔大额订单,买家要求李某将虚拟物品的充值码发送到一个陌生的手机号码上李某觉得这笔订单有些可疑,但是由于利益驱动,还是按照买家的要求发送了充值码。不久后,李某发现这个买家使用的是一个非法的支付平台,该平台的资金来源可能涉及犯罪。公安机关以李某涉嫌帮信罪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辩护律师认为,李某虽然知道这个买家使用的是非法支付平台,但是并没有与买家共谋,也没有参与上游犯罪,其行为不构成帮信罪。此外,李某在案发前主动关闭了自己的网店,并将违法所得全部退还给被害人,具有悔罪表现。检察机关经审查认为,李某的行为虽然不构成帮信罪,但是其行为已经违反了国家有关支付结算的规定,构成非法经营罪。鉴于李某具有悔罪表现,犯罪情节轻微,依法作出了不起诉决定。

案例 3:赵某涉嫌帮信罪一案

赵某是一名大学生,为了赚取生活费,将自己的银行卡提供给他人用于接收赃款,并获得了一定的报酬。案发后,公安机关以赵某涉嫌帮信罪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辩护律师认为,赵某是初犯,没有前科劣迹,主观恶性较小,其行为虽然构成帮信罪,但是情节轻微,社会危害性不大。此外,赵某在案发后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具有自首情节。检察机关经审查认为,赵某的行为虽然构成帮信罪,但是情节轻微,社会危害性不大,且具有自首情节,依法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检察机关决定对赵某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结语

帮信罪是近年来常见的一种刑事犯罪,由于其涉及到网络安全和信息技术等领域,因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处理帮信罪案件时,需要充分考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主观恶性、犯罪情节、危害后果等因素,依法作出公正合理的处理决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的帮信罪案件,可以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给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改过自新的机会,同时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帮信罪不够刑事治安怎么处理 (三)

如果不够帮信罪的立案标准,帮信行为人可能会受到十五日以下拘留的行政处罚,被拘留的同时可能会被责令支付罚款。

1、不够帮信罪立案标准,帮信行为人可能会受到十五日以下拘留的行政处罚。

犯罪情节轻微未达到立案标准的,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如果违反行政法律法规的,给予行政处罚。

2、帮信案件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其他刑事案件应当一律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法律另有规定的有:

(1)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不需要经过侦查的自诉案件。

(2)由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的案件。

(3)由军队保卫部门负责侦查的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

(4)由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的间谍案。

(5)由监狱立案侦查的罪犯在监狱内犯罪的案件。

帮信罪取保以后一般怎么判

1、帮信罪取保后的结局,其实没有固定的规律。

取保候审以后会怎么判,判多少年有期徒刑,有没有缓刑的可能,需要结合流水多少,获利多少,出借多少张银行卡,参与度多少,完成了什么样的后果,争取了哪些从轻情节,才能判断刑期和做预判。

2、帮信罪取保后,可能的情况

虽然每个取保候审的帮信罪案件实际情况都会对案件结果造成影响,但是在实践中,总结了下面这几个情况,大家可以对照判断:

(1)公安机关主动取保候审,说明不构成犯罪或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可以不认为是犯罪,大概率不会移送审查起诉。

(2)检察院不批捕而取保候审,说明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也有较大概率不移送审查起诉。但不批捕后,也有移送审查起诉的可能性。

(3)就律师实际办案经验来看,一般办理取保候审的人,小部分会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大部分案件到法院阶段争取缓刑概率在80%。

综上所述是小编对帮信罪不够刑事治安怎么处理做出的相关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xing,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帮信罪检察院不起诉的概率 (四)

如果作案的时候是未成年或者是涉世不深的人群,比如长居农村、学生这类人群,可以争取不起诉,而且是大概率不起诉。非此3类人群,不起诉概率会很低。

以下几种情况情节较轻者可不起诉:

1,过账金额不足20万的,不构成犯罪,不起诉;

2,非法获利没有达到1万元的,不构成犯罪,不起诉;

3,只帮助一人支付结算的,不起诉;

4,出租出售银行卡不足5张,手机卡不足20张的,不起诉;

5,支付结算的款项是否是犯罪所得,证据不足的,不起诉;

6,主观上不明知他人实施信息网络犯罪,客观上没有帮助行为,不起诉;

7,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起诉;

8,共同犯罪中起次要和辅助作用,系从犯不起诉;

9,退赔了受害人的经济损失,取得谅解,不起诉;

10,在校大学生积极赔偿并取得谅解,不起诉;

11,民营企业家退交违法所得,不起诉;

对于帮信罪案件数量最近两年的爆发式增长,该案的不起诉比例相对较低,一定原因也是因为目前该罪名正处于严打阶段。通过检索帮信罪案件不起诉判例对比分析,可以看到检察机关对该类案件不起诉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1、行为人主观故意不清,或相关联犯罪未查清

无论是行为人主观故意不清,还是相关联犯罪未查清,本质上都属于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出现该类情形时检察机关最终对该类案件的行为人做存疑不起诉处理,该点也与本文第三部分提到的帮信罪案件主要辩护要点相呼应。

2、行为人犯罪情节轻微,初犯,退缴违法所得,认罪认罚

帮助罪案件部分行为人涉案时系在校大学生,犯罪情节相对轻微,且系初犯,认罪认罚的前提下,检察机关基于该情节对该类案件的行为人做相对不起诉处理。再有,犯罪嫌疑人涉案数额刚刚达到入罪标准,数额相对较少,能够主动退缴违法所得,具有自首等从轻减轻处罚情节,结合目前少捕慎诉慎押的刑事司法政策,辩护人也可以申请做相对不起诉处理,争取得到检察机关的认同。

如果你作案的时候是未成年或者是涉世不深的人群,比如长居农村、学生这类人群。可以争取不起诉。而且是大概率不起诉。非此3类人群,不起诉概率很低。但是因为帮信罪是比较轻的罪名,即便起诉也可以争取缓刑。

法律依据:

《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 为他人实施犯罪提供技术支持或者帮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行为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但是有相反证据的除外:

(一)经监管部门告知后仍然实施有关行为的;

(二)接到举报后不履行法定管理职责的;

(三)交易价格或者方式明显异常的;

(四)提供专门用于违法犯罪的程序、工具或者其他技术支持、帮助的;

(五)频繁采用隐蔽上网、加密通信、销毁数据等措施或者使用虚假身份,逃避监管或者规避调查的;

(六)为他人逃避监管或者规避调查提供技术支持、帮助的;

(七)其他足以认定行为人明知的情形。

第十二条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帮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为三个对象提供帮助的;

(二)支付结算金额二十万元的;

(三)以投放广告等方式提供资金五万元的;

(四)违法所得一万元的;

(五)二年内曾因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受过行政处罚,又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

(六)被帮助对象实施的犯罪造成严重后果的;

(七)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确因客观条件限制无法查证被帮助对象是否达到犯罪的程度,但相关数额总计达到前款第二项至第四项规定标准五倍,或者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应当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帮信罪最轻可以不起诉吗 (五)

帮信罪最轻可以不起诉。

1. 结算金额未达到200000元,可能不构成犯罪;

2. 非法获利未达到10000元,不构成犯罪;

3. 仅帮助一人结算,不构成犯罪;

4. 结算款项非犯罪所得,证据不足,不起诉;

5. 主观上不知情,客观上没有帮助行为,不起诉;

6. 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起诉;

7.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可以不起诉;

8. 退赔损失,取得谅解,不起诉;

9. 退缴违法所得,可以不起诉。

帮信罪的法律后果:

1、刑事责任: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面临罚金、拘留或监禁等刑事处罚;

2、缓刑适用: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能被判处缓刑,避免立即执行监禁;

3、民事责任:可能需要对受害人进行赔偿,以弥补其因犯罪行为所受的损失;

4、行政处罚:除刑事责任外,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如罚款、吊销执照等;

5、社会影响:犯罪记录可能影响个人的就业、信贷等社会活动。

综上所述,若结算金额未达标准、非法获利不足、仅帮助一人、款项非犯罪所得、无主观故意与客观帮助行为、事实与证据不清、在共犯中作用次要、已退赔或退缴违法所得并获谅解的情况下,帮信罪的行为人可能不会被起诉。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五条

综合考虑社会危害程度、认罪悔罪态度等情节,认为犯罪情节轻微的,可以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以犯罪论处。

想要成长,必定会经过生活的残酷洗礼,我们能做的只是杯打倒后重新站起来前进。上面关于帮信罪流水6万的信息了解不少了,槐律网希望你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