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诈骗罪取保候审从犯会判缓刑吗
- 2、诈骗从犯一分钱没拿怎么量刑
- 3、诈骗从犯一般怎么判
- 4、团伙诈骗的从犯怎么判
- 5、电信诈骗从犯要判吗
本文提供了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诈骗罪取保候审从犯会判缓刑吗 (一)

答诈骗罪取保候审的从犯有可能会判缓刑,但具体要看是否满足以下条件:
刑罚条件: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这意味着,如果诈骗罪的从犯被判处的刑罚超过这一范围,则不能适用缓刑。
表现条件: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这要求从犯在取保候审期间表现出良好的悔罪态度,且评估其再犯罪的可能性较低。
身份条件:犯罪分子不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如果诈骗罪的从犯是累犯或者属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则不能适用缓刑。
综上所述,诈骗罪取保候审的从犯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有可能会被判缓刑。但具体判决结果还需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从犯的犯罪情节、悔罪表现以及法院的判断来决定。
诈骗从犯一分钱没拿怎么量刑 (二)
答如果认定是从犯,即使没有分得赃款,仍然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没有分得赃款可以作为减轻处罚的情节,在量刑的时候可以适当减轻,由此可看出合同诈骗罪从犯没拿钱也是要判刑的。
一、诈骗罪从犯没拿钱怎么判刑
1、对于诈骗罪的从犯,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大小,比照主犯的量刑进行相应的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刑法规定,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3、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诈骗罪量刑处罚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诈骗罪与招摇撞骗罪的界限
两者都使用骗术,后者也可能获得财产利益,这两点相同;但是,主观目的、犯罪手段、财物数额要求和侵犯的客体,均有不同。招摇撞骗罪是以骗取各种非法利益为目的,冒充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活动,是损害公共利益或者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它所骗取的不仅包括财物(但无数额多少的限制),还包括工作、职务、地位、荣誉等等,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当犯罪分子冒充国家工作人员骗取公私财物时,它就侵犯了财产权利,又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威严和正常活动,属于牵连犯,应当按照行为所侵犯的主要客体和主要危害性来确定罪名并从重惩罚。如果骗取财物数额不大,却严重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威严,应按招摇撞骗罪论处;反之,则定为诈骗罪,如果严重地侵犯了两种客体,一般依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按诈骗罪处治;如果先后分别独立地犯了两种罪,互不牵连则应按照数罪并罚原则处理。
当不法分子利用欺骗或者伪造事实等方式骗取他人的财物后都是属于诈骗行为,司法机关在对犯罪分子量刑时也是会根据是否既遂以及诈骗涉及的金额来确定的,当在实施诈骗行为时起到的作用较小是会被认定是从犯,那么在对从犯进行处罚时也是会从轻处罚的。
希望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诈骗从犯一般怎么判 (三)
答诈骗案中的从犯会按照主犯的量刑从轻处罚。对于胁从犯的情况,法律规定应该免除处罚或者减轻处罚。诈骗罪一般是3000元立案。数额较大的量刑标准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最高可以判处无期徒刑。
一、诈骗案中诈骗从犯怎么定罪
无论什么犯罪,从犯都是比照主犯而言的。从犯是主犯的对称,共犯种类之一。指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分子。起辅助作用,指为犯罪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如提出建议、提供工具、排除障碍等。起次要作用,指在主犯的指挥下进行某种具体犯罪活动,或在一般共同犯罪中实施某种情节轻微的犯罪行为。我国《刑法》第二十七条 规定从犯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从犯既包括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也包括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对于从犯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刑法》第二十八条 对胁从犯也作了规定。对那些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二、从犯的分类
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这就是指起次要作用的正犯。所谓起次要作用的正犯是相对于起主要作用的正犯而言的,是指虽然直接参加了实施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但衡量其所起的作用仍属于次要的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通常是指直接参加了实施犯罪行为,但在整个犯罪活动中起次要作用。比如,在犯罪集团中,听命于首要分子,参与了某些犯罪活动;或者在一般共同犯罪中,参与实施了一部分犯罪活动。一般地说,起次要作用的正犯具体罪行较轻、情节不严重,没有直接造成严重后果。
2、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这就是指帮助犯。所谓帮助犯是相对于正犯而言的。是指没有直接参加犯罪的实行,但为正犯的犯罪创造便利条件的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一般是指为实施共同犯罪提供方便,创造有利条件、排除障碍等,例如,提供犯罪工具,窥探被害人行踪,指点犯罪地点和路线,提出犯罪时间和方法的建议,事前应允帮助窝藏其他共同犯罪人以及窝赃、销赃等。
从犯一般会根据主犯的量刑标准从轻处罚或者免于处罚,但是事先有过通牒行为的必须按照共犯论处,不适合从轻或者免除处罚。胁从犯一般指的是被胁迫的情况下帮助犯罪,这种一般会从轻处罚或者免于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团伙诈骗的从犯怎么判 (四)
答团伙诈骗的从犯判决主要依据其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和诈骗数额大小。以下是关于团伙诈骗从犯判决的详细解答:
一、判决时间
从逮捕到宣判,通常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这是比较正常的司法程序周期。
二、诈骗数额与刑罚关系
诈骗数额特别巨大:如果诈骗数额特别巨大,主犯将面临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的严厉处罚。从犯刑罚减轻:对于从犯,法院会根据其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和情节,减少基准刑的20%到50%。如果犯罪情节较轻,甚至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或者依法免除处罚。
三、罪名定性
团伙诈骗罪名多样性:团伙诈骗不一定就构成诈骗罪,还可能涉及集资诈骗罪、合同诈骗罪等其他罪名。罪名确定依据:涉嫌的罪名需要根据团伙成员所实施的具体行为内容来定性,这包括诈骗手段、目标对象、诈骗金额等多个方面。
四、从犯责任判定
从犯作用考量:在判决团伙诈骗从犯时,法院会综合考虑从犯在犯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包括是否积极参与、是否提供关键帮助等。从轻或免除处罚条件:如果从犯在犯罪中仅起次要或辅助作用,且情节较轻,有可能获得更大幅度的刑罚减轻,甚至依法免除处罚。
综上所述,团伙诈骗的从犯判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法院会根据从犯在犯罪中的作用、诈骗数额大小以及具体罪名来综合判定其刑罚。
电信诈骗从犯要判吗 (五)
答电信诈骗从犯需要判刑。
法律依据如下: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该条款并未区分主犯与从犯,但从犯作为共同犯罪中的一员,其行为同样构成了诈骗罪,只是根据其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大小,量刑时会有所不同。
从犯的量刑考虑: 在电信诈骗案件中,从犯虽然未起主要作用,但其行为仍然对诈骗结果的实现起到了推动作用。因此,从犯同样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在量刑时,法院会根据从犯在犯罪中的具体作用、情节、悔罪表现等因素,依法对其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但这并不意味着从犯可以逃避法律的制裁。
综上所述,电信诈骗从犯需要判刑,但具体量刑会根据其在犯罪中的作用等因素有所区别。
无论你的行为是对是错,你都需要一个准则,一个你的行为应该遵循的准则,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善你的行为举止。了解完诈骗罪取保候审从犯会判缓刑吗,槐律网相信你明白很多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