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我国刑事诉讼程序时,不得不提及《刑事诉讼法》中的关键条款。尤其是第109条与第112条,二者虽同属立案环节,却有着明显的区别。第109条侧重于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在自行发现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时的立案职责,强调主动出击、积极侦查。而第112条则着眼于对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材料的审查,要求公检法机关根据审查结果决定是否立案,赋予公众更多的参与权与知情权。这一法律设计,既体现了国家公权力的审慎行使,也彰显了司法公正与效率的平衡。

刑事诉讼法109条112条区别 (一)

刑事诉讼法109条112条区别

最佳答案法律分析:刑事诉讼法第109条讲的是公安,检查院等机关如果发现有犯罪迹象,应该立即立案调查。而刑事诉讼法第112条讲的是对于一些报案,控告的资料,公安检查等机关应审查有没有犯罪事实,有就要立案,没有就不追究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九条 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刑事诉讼法109条的立案规定 (二)

最佳答案当公安或检察机构发现犯罪行为或嫌疑人时,应依照管辖权展开调查。

无论是报案、控告还是举报,有关部门均需接收并加以关注。

若不属自身职权范围,则须将案件转交主管机关处置,同时告知报案者、控告者和举报者相关状况;

在情况紧急且必须立即行动的前提下,可先行采取必要措施,再行移交主管机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

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儿童手表丢失能报警吗 (三)

最佳答案法律角度分析:当儿童手表丢失时,家长可以报警。大多数儿童手表与家长的手机绑定,并具备定位功能。如果手机上的定位显示手表的具体位置,家长可以据此报警。如果定位信息丢失,找回手表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通常情况下,如果失物的价值未达到一定金额,警方可能不会直接介入处理。

法律依据解读:《刑事诉讼法》第109条规定,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在发现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时,应根据职责范围立案侦查。第110条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发现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都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报案或举报。被害人对于涉及自身人身或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有权报案或控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应对报案、控告、举报予以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应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必须采取紧急措施但不在自己管辖范围内的案件,应先采取紧急措施,再移交主管机关。犯罪人向上述机关自首的,同样适用上述规定。

无论你的行为是对是错,你都需要一个准则,一个你的行为应该遵循的准则,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善你的行为举止。了解完刑事诉讼法109条112条区别,槐律网相信你明白很多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