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食物中毒怎么办 (一)

答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处理方法如下:
对于胃肠型食物中毒: 卧床休息:初期应适当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调整饮食:初始时建议进食流食或半流食,随着病情好转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补液治疗:可选择口服补液盐溶液进行补液,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对症治疗:如有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可使用山莨菪碱、阿托品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静脉输注:剧烈呕吐时,可给予平衡盐溶液进行静脉输注,维持内环境稳定。 抗休克治疗:如患者出现休克表现,应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 抗生素使用:一般不推荐使用抗生素,但患者出现明显高热时,应根据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对于神经型食物中毒: 催吐、洗胃、灌肠:尽早进行催吐、洗胃及灌肠治疗,常用溶液为5%碳酸氢钠或1:4000高锰酸钾。 导泄治疗:给予适当导泄,减少肉毒杆菌外毒素再吸收,但应避免使用镁剂。 保持气道开放:视患者情况尽早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保持气道开放,维持稳定循环功能。 使用多价位抗毒素血清:力争在24小时内尽早使用多价位抗毒素血清治疗。 营养神经及青霉素使用:进行营养神经治疗,并使用青霉素消灭肠道内肉毒杆菌,减少外毒素产生。
神经型食物中毒定义 (二)
答神经型食物中毒特指肉毒中毒,是由于进食含肉毒梭菌外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疾病。下面裕祥安全网为大家详细介绍神经型食物中毒。
神经型食物中毒定义
神经型食物中毒特指肉毒中毒,是由于进食含肉毒梭菌外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疾病。肉毒杆菌分泌的肉毒素中毒是属于神经型食物中毒,亦称肉毒中毒。临床以恶心、呕吐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眼肌及咽肌瘫痪为主要表现。如抢救不及时,病死率较高。
传染源为家畜、家禽及鱼类。病菌由动物肠道排出,芽胞污染食品,在缺氧环境下肉毒杆菌大量繁殖,产生大量外毒素。主要是通过被肉毒杆菌外毒素污染的食物传播,多见于腊肉、罐头等腌制食品或发酵的豆制品、面制品。人群普遍易感,无病后免疫力。潜伏期为12~36小时,最短为2~6小时,长者可达8~10天,中毒剂量愈大则潜伏期愈短,病情亦愈重。起病突然,病初可有头痛,头昏,眩晕,乏力,恶心,呕吐(E型菌恶心呕吐重,A型菌及B型菌较轻)
食物中毒是非常危险的,食物中毒就会发生中毒症状,呕吐,腹泻、头痛、体温升高、甚至血便、吞咽困难、语言障碍、呼吸困难和死亡等。因此我们在平时要多学习食品中毒安全知识,让我们多了解食物中毒如何预防,更多知识尽在裕祥安全网。
无论发生次数还是人数在我国占食物中毒总数第一位的是 (三)
答无论发生次数还是人数在我国占食物中毒总数第一位的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由于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分为胃肠型食物中毒和神经型食物中毒。
胃肠型食物中毒多见于气温较高、细菌易在食物中生长繁殖的夏秋季节,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要特征。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征为:
1、在集体用膳单位常呈爆发起病,发病者与食入同一污染食物有明显关系。
2、潜伏期短,突然发病,临床表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肉毒中毒则以眼肌、咽肌瘫痪为主。
3、病程较短,多数在2~3日内自愈。
4、多发生于夏秋季;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胃肠型食物中毒和神经型食物中毒。
传播途径:
均经食物传播。常见的引起中毒的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食品为肉类及内脏,尤其是病死牲畜肉,以及禽类肉、蛋类、水产品等。细菌也常污染熟肉制品而引起中毒。变形杆菌和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也主要由动物性食品引起。
由变形杆菌引起的过敏型中毒,多因食青皮红肉鱼而致。副溶血性弧菌曾称为嗜盐菌,主要分布于海水和海产品中。生食鱼蟹类可引起本菌食物中毒。水产制品、肉类、家禽、咸蛋、咸菜,以及份饭等食品都曾引起本菌的食物中毒。
引起肉毒中毒的食品与当地的生活习惯有关,多为家庭自制食品引起,如美国多家庭自制蔬菜及水果罐头传播。欧洲一些国家则主要经火腿、腊肠及其他肉制品传播。苏联及日本以鱼制品为主。中国则以发酵豆制品为主,如新疆的臭豆腐、豆酱、豆豉、面酱。
其他省也有家庭自制臭豆腐引起者。传播本病的动物性食品有熟羊头肉、动物油脂、臭鸡蛋、咸鱼、腊肉、干肉、肉罐头、肉粽子等。引起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的食品有奶油、乳制糕点、奶酪、肉制品,还有剩饭、剩粥、糯米凉糕、含奶冷食等。
食物中毒有哪些发病特点 (四)
答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有:1.细菌性食物中毒多见,食物中毒大部分是因为进食了含有大量致病细菌和细菌产生的毒素的食物造成的;2.潜伏期短,从进食致中毒食物到出现食物中毒症状时间短,短则1个小时,长则几天,大部分都在24小时内;3性发病,大部分病人表现为突发的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或伴发热;4.容易出现集体发病,聚餐进食了同一不干净食物的人容易出现共同发病;5.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细菌性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季,夏天气温高,细菌容易繁殖;6.大部分病人预后良好:大部分病人可在几小时到几天内缓解,即使需要药物治疗,也是短期治疗,基本没有后遗症,只有极少数严重病人和神经型食物中毒的病人可导致死亡。
细菌性食物中毒有哪些症状表现 (五)
答细菌性食物中毒有哪些症状表现呢?一般由活菌引起的感染型细菌性食物中毒多有发热和腹泻。如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时,体温可达38~40℃,还有恶心、呕吐、腹痛、无力、全身酸痛、头晕等。粪便可呈水样,有时有脓血、粘液。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起病急、发热不高、腹痛、腹泻、呕吐、脱水、大便为黄水样或黄糊状,1/4病例呈血水样或洗肉水样。细菌毒素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常无发热。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的主要症状为恶心、剧烈反复呕吐、上腹痛、腹泻等。肉毒中毒的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张目困难、复视,随之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最后可因呼吸困难而死亡。患者一般体温正常、意识清楚。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征为:①在集体用膳单位常呈爆发起病,发病者与食入同一污染食物有明显关系;②潜伏期短,突然发病,临床表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肉毒中毒则以眼肌、咽肌瘫痪为主;③病程较短,多数在2~3日内自愈;④多发生于夏秋季。
一、胃肠型食物中毒
潜伏期短,常于进食后数小时发病。各型病原菌或其毒素引起胃肠型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很相似,主要为腹痛、腹泻、呕吐等胃肠炎症状。一般起病急,腹部不适,上、中腹部持续或阵发性绞痛,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病程短,多在1~3d内恢复。
1、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食后在4~24小时感畏寒,体温升高,可达38~39.5摄氏度,恶心、呕吐、腹痛,腹部有压痛,水样腹泻,有时有少量脓血,并有鱼腥臭味。2、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食后9~20小时,上腹部出现难以忍受的绞痛,腹泻水样大便,可达数十次。
3、变形杆菌食物中毒:食后30~120分钟,自感头痛、皮肤潮红、呈醉酒状,有荨麻疹样过敏反应。
大肠杆菌食物中毒:以婴幼儿发病为多见。食后2~20小时,出现恶心、呕吐、水样或黏液大便,并有恶臭。严重者有高热,昏睡。小儿常出现抽搐、昏睡,甚至出现脱水。
4、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进食含有葡萄球菌性毒素食物后2~5小时,症状为严重的恶心、呕吐。呕吐物是黏液,有时含血液及胆汁。体温正常或稍升高。
5、肉毒杆菌食物中毒:进食含有肉毒杆菌外毒素的食品后2小时~10天,自感视物有复影,眼睑下垂,眼肌和咽肌瘫痪,对话、呼吸感到困难,严重者出现心力衰竭。二、神经型食物中毒
潜伏期多为12~36h(2h~10d),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渐进性的神经麻痹,主要有头晕、全身乏力、腹胀、便秘、恶心、呕吐,继之视力模糊,复视、瞳孔散大、眼肌麻痹、眼睑下垂。严重者言语不清,吞咽困难,咀嚼、发音困难,流涎,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及四肢瘫痪,可有腹胀、尿潴留及唾液减少等。严重者可于2~3 d内因呼吸中枢及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体温一般正常或有低热,神志始终清醒,很少出现四肢的神经根性痛,腱反射及脑脊液多正常。通常4~10d逐渐恢复,先为吞咽、呼吸困难的改善。肌肉瘫痪可持续数月之久,视觉常需数月方可恢复。
了解了上面的内容,相信你已经知道在面对神经型食物中毒是吃什么吃的时,你应该怎么做了。如果你还需要更深入的认识,可以看看槐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