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哪些内容食物中毒分类 (一)

包括哪些内容食物中毒分类

一、造成食物中毒的危害因素 1、食品本身有害有毒:如毒草、莽草、发芽的马铃薯、木薯、苦杏仁、河豚鱼、湟鱼、毒蚌等。 2、食品被有害有毒物污染,如化学毒物、有害生物污染。 3、不卫生的设备,容器或用具。 4、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5、使用了腐败变质的原料。 6、剩余食物未重新加热。 7、误用有毒有害物。 8、不适当的贮存。 9、食品加工烹调不当。 10、个人卫生素质差。二、食物中毒分类 1、微生物性食物中毒 (1)细菌性食物中毒,特点: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常伴有发热,其潜伏期相对于化学性的较大。 (2)真菌毒素与真菌食品中毒,特点:中毒发生主要通过被真菌污染的食品;用一般的烹调方法加热处理不能破坏食物中的真菌毒素;没有传染性和免疫性,真菌毒素,一般都是小分子化学物,对机体不产生抗体;真菌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因此中毒往往有较明确的季节性和地区性。 2、化学性食物中毒,特点:发病与进食时间,食用量有关;发病快,潜伏期短,多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常有群体性,病人有相同的临床表现;中毒程度严重,病程长,发病充及死亡率高;季节性和地区性均不明显,中毒食物无特异性;剩余食品、呕吐物、血和尿等样品中可以检测出有关化学毒物;误食混有强毒的化学物质或食入被有毒化学物污染的食物;临床表现因毒性物质不同而多样化,一般不伴有发热。三、禁止采购的食品 1、腐败变质、油质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司性状异常,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 2、未经曾医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3、超过保质期或者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 4、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马铃薯中毒 (二)

毒性及中毒特点:马铃薯(solanum tubersum),俗称土豆(potato)、山药蛋、洋山芋等,致毒成分为茄碱,又称马铃薯毒素,为弱碱性甙生物碱,亦名龙葵甙。该毒素能溶于水,遇醋酸易分解,高温煮熟可破坏其毒性,仅当食用未经妥善处理的发芽或不成熟马铃薯时,才易发生中毒现象。龙葵甙对胃肠道粘膜有刺激腐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痹作用,尤其是对呼吸中枢及运动中枢作用明显,对红细胞有溶解作用,可导致溶血。中毒病理变化主要为急性肺水肿,其次为胃肠炎及肺、肝、心肌和肾脏皮质的水肿等。一般在食后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病,先有咽喉及口内刺痒或灼热感,继之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轻者1~2天可自愈;重者因剧烈呕吐出现失水及电解质紊乱,血压下降;严重中毒者可有昏迷及抽搐,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而导致死亡。 临床特点:中毒初期表现为上腹部烧灼感和疼痛,继之咽喉干,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可能伴有发热,呼吸困难,惊厥和昏迷,甚至出现肠源性青紫症。中毒严重时,多因呼吸中枢麻痹导致死亡。

治疗:发芽马铃薯中毒并无特效疗法,主要采取对症处理。一旦发现中毒情况,应立即用1:5000高锰酸钾或0.5%鞣酸溶液或浓茶洗胃,使用硫酸钠导泻;口服生蛋清5~7个、药用炭20克;50%硫酸镁溶液60ml口服导泻;补充液体纠正失水。对于呼吸困难,应积极给予氧气吸入和适量的呼吸兴奋剂。对于呼吸中枢麻痹的情况,可采用人工呼吸机进行治疗。

预防:在预防中毒方面,应避免食用未成熟青紫皮和发芽马铃薯;对于少许发芽马铃薯,应深挖去发芽部分,并浸泡半小时,弃去浸泡水,再加水煮透,倒去汤汁后方可食用;煮马铃薯时可加入少许米醋,因其毒汁遇醋酸可分解,变为无毒。提醒人们注意,发芽及腐烂的马铃薯绝对不能食用。

扩展资料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是指误食有毒动植物或食用方法不当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包括:①有毒动物组织中毒,如河豚鱼、贝类、动物甲状腺及肝脏等;②有毒植物中毒,如毒覃、木薯、四季豆、发芽马铃薯、山大茴及鲜黄花菜等。

食物中毒原因多 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 (三)

1、细菌性食物中毒

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食物被细菌污染。据我国近五年食物中毒统计资料表明,细菌性食物中毒占食物中毒总数的50%左右,而动物性食品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其中肉类及熟肉制品居首位,其次有变质禽肉、病死畜肉以及鱼、奶、剩饭等。

食物被细菌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禽畜在宰杀前就是病禽、病畜;

刀具、砧板及用具不洁,生熟交叉感染;

卫生状况差,蚊蝇滋生;

食品从业人员带菌污染食物。

并不是人吃了细菌污染的食物就马上会发生食物中毒,细菌污染了食物并在食物上大量繁殖达到可致病的数量或繁殖产生致病的毒素,人吃了这种食物才会发生食物中毒。因此,发生食物中毒的另一主要原因就是贮存方式不当或在较高温度下存放较长时间。食品中的水分及营养条件使致病菌大量繁殖,如果食前彻底加热,杀死病原菌的话,也不会发生食物中毒。那么,最后一个重要原因为食前未充分加热,未充分煮熟。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与不同区域人群的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美国多食肉、蛋和糕点,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最多;日本喜食生鱼片,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最多;我国食用畜禽肉、禽蛋类较多,多年来一直以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居首位。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始作俑者有沙门茵、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肉毒杆菌、肝炎病毒等。这些细菌、病毒可直接生长在食物当中,也可经过食品操作人员的手或容器,污染其他食物。当人们食用这些被污染过的食物,有害菌所产生的毒素就可引起中毒。每至夏天,各种微生物生长繁殖旺盛,食品中的细菌数量较多,加速了其腐败变质;加之人们贪凉,常食用未经充分加热的食物,所以夏季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

2、真菌毒素中毒

真菌在谷物或其他食品中生长繁殖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人和动物食人这种毒性物质发生的中毒,称为真菌性食物中毒。中毒发生主要通过被真菌污染的食品,用一般的烹调方法加热处理不能破坏食品中的真菌毒素。真菌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因此中毒往往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

3、动物性食物中毒

食入动物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即为动物性食物中毒。动物性中毒食品主要有两种: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动物或动物的某一部分当做食品,误食引起中毒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成分的可食的动物性食品,如食用鲐鱼等也可引起中毒。近年,我国发生的动物性食物中毒主要是河豚鱼中毒,其次是鱼胆中毒。

4、植物性食物中毒

主要有3种。1.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植物或其加工制品当作食品,如桐油、大麻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2.在食品的加工过程中,将未能破坏或除去有毒成分的植物当作食品食用,如木薯、苦杏仁等;3.在一定条件下,不当食用大量有毒成分的植物性食品,食用鲜黄花菜、发芽马铃薯、未腌制好的咸菜或未烧熟的扁豆等造成中毒。一般因误食有毒植物或有毒的植物种子,或烹调加工方法不当,没有把植物中的有毒物质去掉而引起。最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为菜豆中毒、毒蘑菇中毒、木薯中毒;可引起死亡的有毒蘑菇、马铃薯、曼陀罗、银杏、苦杏仁、桐油等。植物性中毒多数没有特效疗法,对一些能引起死亡的严重中毒,尽早排除毒物对中毒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5、化学性食物中毒

主要包括:1.误食被有毒害的化学物质污染的食品;2.因添加非食品级的或伪造的或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的食品,以及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而导致的食物中毒;3.因贮藏等原因,造成营养素发生化学变化的食品,如油脂酸败造成中毒。食入化学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即为化学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病特点是:发病与进食时间、食用量有关。一般进食后不久发病,常有群体性,病人有相同的临床表现。剩余食品、呕吐物、血和尿等样品中可测出有关化学毒物。在处理化学性食物中毒时应突出一个快”字!及时处理不但对挽救病人生命十分重要,同时对控制事态发展,特别是群体中毒和一时尚未明化学毒物时更为重要。

食物中毒分为哪几类? (四)

细菌性食物中毒

这类食物中毒比较常见,发生的原因多是由于食物在加工、运输、贮存过程中卫生不达标,被细菌污染,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如气温高、放置时间长等)使细菌在食物里大量繁殖,有的还产生毒素,这种含有大量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物被人食用后,就会发生中毒现象。

真菌性食物中毒

真菌的种类很多,谷粒上繁殖的真菌可使之霉变,产生有毒的代谢物质,人或牲畜吃了以后可引起中毒即真菌毒素中毒。近年来在我国由于真菌毒素引起的中毒呈上升趋势。

有毒动植物性中毒

有些动物和植物本身就含有毒素,如河豚鱼、白果、苦杏仁、苍耳子、毒蘑菇、发芽的马铃薯等。而且不易被破坏和去除,在食用或误食以后,可引起食物中毒。另外,有些常吃的食物由于加工、烹调方法不当,也可引起中毒,如没有煮熟的扁豆、没有煮开的豆浆、用铁锅煮山楂、海棠等也可引起中毒。此外,如野芹叶、野豌豆、蓖麻子、桐子、皂角荚、风茄(如蔓陀萝)的子及叶、天仙子(即黑莨菪)等,均有较大的毒性,误吃后均可导致食物中毒。

无论你的行为是对是错,你都需要一个准则,一个你的行为应该遵循的准则,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善你的行为举止。了解完包括哪些内容食物中毒分类,槐律网相信你明白很多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