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如何预防食物中毒?食物中毒的种类有哪些? (一)

贡献者回答吃了一些有害物质的食物之后,身体会出现一些不良症状,食物中毒是比较常见的问题,特别是在夏季的时候,细菌病毒比较活跃,食物的保质期比较短,容易发生食物中毒,那么夏季高温如何预防食物中毒?食物中毒的种类有哪些?下面为大家介绍。
1、食物中毒的种类
首先了解一下食物中毒的种类。食物中毒主要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植物性和动物性食物中毒。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中毒。
容易被细菌污染的食物:肉、鱼、蛋、乳等及其制品,如烧、卤肉类,凉菜、剩余饭菜等。霉变食物中毒,如赤霉病麦、霉变甘蔗等中毒
(二)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1、有毒动物组织中毒,如河豚、贝类及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等。
2、有毒植物中毒,如毒蘑菇,豆角,毒蕈、含氰甙植物及棉子油的游离棉酚等中毒。
(三)化学性食物中毒,如重金属、亚硝酸盐及农药中毒等。被农药污染的蔬菜、水果,受有毒藻类污染的海产贝类等。
(四)。在某一特定环境下能产生有毒物质的食品:发芽的马铃薯;霉变的甘蔗;未加热煮透的豆浆、芸豆角、杏仁、木薯、鲜黄花菜等。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中毒主要以细菌性食物中毒多见。另外,菜豆中毒、豆浆中毒和因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中毒也时有发生。
2、食物中毒的特点
1、中毒者在相近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相同的可疑中毒食物,未食用者不发生中毒,停止食用该食物后,发病很快停止。
2、潜伏期较短,发病急剧,病程亦较短。
3、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4、所有中毒者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一般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如腹痛、腹泻、呕吐等。
3、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针对年龄特点,同学们应该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会把致病菌从人体带到食物上去。比如说,手上沾有致病菌,再去拿食物,污染了的食物就会进入消化道,就会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从而引起腹泻。
2、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其感官性状,是否有腐败变质。尤其是对小食品,不要只看其花花绿绿的外表诱人,要查看其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否有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号(QS号)等标识。不能买过期食品和没有厂名厂址的产品。否则,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无法追究。
3、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需加热的食物要加热彻底。如菜豆和豆浆含有皂甙等毒素,不彻底加热会引起中毒。
4、尽量不吃剩饭菜。如需食用,应彻底加热。剩饭菜,剩的甜点心、牛奶等都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不彻底加热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
5、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粒上有霉点),其中的霉菌毒素会引起中毒。
6、警惕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中毒。装有消毒剂、杀虫剂或鼠药的容器用后一定要妥善处理,防止用来喝水或误用而引起中毒。
7、不到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处购买食物。
8、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最好是喝白开水。
9、提倡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细菌的侵袭。
只要从几个方面入手,认真学习食品卫生知识,掌握一些预防方法,提高自我卫生意识,就能最大限度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度,从而预防食物中毒,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4、食物中毒如何治疗
1.补充液体
由食物中毒引发的呕吐、腹泻造成体液的大量损失,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状,直接威胁病人的生命。所以在病发时,应尽早补充水分,饮用盐水、果汁或一些高浓度的饮品,促进致病菌及其产生的肠毒素的排除,减轻中毒症状。有关专家指出,喝盐水最佳。不能喝开水,如果是是在没有盐、果汁等,才能用开水。
2.补充电解质
随着食物中毒带来的上吐下泻,体内电解质大量流失,造成钾、钠、葡萄糖缺失,会引起新陈代谢失常,如果没有及时补充,就会加重恶心、呕吐的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大汗、心动过速、昏迷、甚至死亡。
3.不要急于止泻
由于食物中毒会吐泻不止,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吃止泻药来缓解症状。其实正确的治疗原则是,不要急于止泻,让体内毒素排出之后,遵医嘱再吃止泻药物。因为呕吐与腹泻是肌体防御功能起作用的一种表现,它可排除一定数量的致病菌释放的肠毒素。
4.不要盲目催吐
利用方法催吐,排出有毒食物是常见的治疗食物中毒的办法,但是请不要盲目催吐,因为催吐适应的时间有限,如果食入有毒物质的时间在1到2小时内,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盐20g加开水200ml溶化,冷却后一次喝下。有的患者还可用筷子、手指或鹅毛等刺激咽喉,引发呕吐。超过2个小时的,毒素大多已经被身体吸收,催吐只能将体内有益物质排出,加重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缺失,恶化病情。
5.饮食要清淡
经历过多次呕吐排泄,首先应食用清淡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如汤面条,粥等。由于胃肠功能刚刚恢复正常,所以要避免辣酸等刺激胃的食物。
食物中毒分为哪几类? (二)
贡献者回答食物中毒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遭遇的一种健康风险,根据其致病原因,食物中毒可以分为四类。
首先,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包括沙门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肠毒素、副溶血弧菌及其他细菌引发的中毒症状。
其次,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涉及霉变甘蔗、赤霉病变等真菌污染导致的食物中毒。
第三类是由于食用有毒动植物而引发的中毒,如河豚鱼、有毒贝类、毒蕈、木薯、四季豆等。
最后,化学性食物中毒主要由农药、鼠药、亚硝酸盐等化学物质污染食物引起。
为预防食物中毒,应注意以下几点:
正确采购食物是预防食物中毒的第一步,选择新鲜、干净的食材至关重要。
合理储存食物是避免食物污染的关键环节,确保食物在适宜的温度下保存,防止细菌生长。
烹调加工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步骤,彻底煮熟食物可以有效去除可能存在的病原体和毒素。
如何鉴别各类型食物中毒 (三)
贡献者回答鉴别各类型食物中毒的方法如下:
细菌性食物中毒:
发生季节:多发生在夏秋炎热季节,因为气温高适宜细菌生长繁殖。症状表现:发病率高,但病人恢复较快,预后良好。相关食品:与饮食习惯有关,如肉、蛋、糕点等易受葡萄球菌污染;生鱼片等海产品易受副溶血性弧菌污染。
真菌毒素食物中毒:
发生特点: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季节性和波动性,如霉变甘蔗中毒多发生于23月的北方省份。相关食品:被霉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污染的食品,如霉变甘蔗。
植物性食物中毒:
相关食品: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植物或其加工制品,如桐油。加工过程中未能破坏或除去有毒成分的植物,如木薯、苦杏仁。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成分的可食用的植物性食品,如发芽土豆。
动物性食物中毒:
相关食品: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动物或动物的某一部分,如河豚鱼、猪甲状腺。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成分的可食的动物性食品,如贝类、鲐鱼。
化学性食物中毒:
相关食品:被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污染的食品,如被农药、杀鼠药污染的食品。被误认为是食品、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的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如工业酒精、亚硝酸盐。添加非食品级的或伪造的或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的食品,以及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如吊白块加入面粉增白、甲醛加入水发产品中的防腐剂。
总结:鉴别各类型食物中毒时,需结合发生季节、症状表现、相关食品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在日常生活中,应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避免摄入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
明白了霉变甘蔗食物中毒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一些关键内容,希望能够给你的生活带来一丝便捷,倘若你要认识和深入了解其他内容,可以点击槐律网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