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的区别是什么 (一)

优质回答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主体要件:
职务侵占罪:主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贪污罪:主体仅限于国家工作人员。
犯罪行为:
职务侵占罪: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单位财物。贪污罪:利用职务侵吞、盗窃或骗取公共财物。
犯罪对象:
职务侵占罪:对象可以是公共或私有财物。贪污罪:对象只能是公共财物。
情节要件:
职务侵占罪:要求侵占公司、企业财物数额较大。贪污罪:无数额限制,但刑事责任起点通常为5000元,不满者也可能构成犯罪。
法定刑:
职务侵占罪:最高刑罚为十五年有期徒刑。贪污罪:最高刑罚为死刑。
综上所述,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在主体要件、犯罪行为、犯罪对象、情节要件以及法定刑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正确区分两者对于准确适用法律、维护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贪污罪和职务侵占罪区别 (二)
优质回答贪污罪和职务侵占罪在主体、犯罪行为、犯罪对象等方面存在显著区别:
1、主体要件不同。贪污罪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包括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职工。
2、犯罪行为不同。贪污罪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盗窃、骗取公共财物的行为;职务侵占罪是利用职务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的行为,既包括公共财物,也包括私有财物。
3、犯罪对象不同。贪污罪的对象只能是公共财物;职务侵占罪的对象是本单位的财物,可以是公共财物,也可以是私有财物。
刑法贪污罪构成要件:
1、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2、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3、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4、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综上所述,贪污罪和职务侵占罪在犯罪主体、犯罪对象和法定刑罚上有明显的区别,这些区别是法律对不同犯罪行为作出的不同评价和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八十二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如何区分 (三)
优质回答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的区分方式如下:
主体要件不同:
职务侵占罪: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这些人员并不具备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
贪污罪:主体只限于国家工作人员,即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包括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监察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在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等。
犯罪行为不同:
职务侵占罪:表现为利用职务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的行为。这里的“侵占”通常指将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不包括侵吞、盗窃、骗取等特定手段。
贪污罪:则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盗窃、骗取公共财物的行为。这里的“公共财物”是指国家、集体所有的或者用于扶贫、救济、防汛、优抚、移民、救济款物以及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或者代储的私人财物等。
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不同:
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是这些单位的财物。
贪污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共财物的所有权,也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犯罪对象是公共财物。
情节要件的要求不同:
职务侵占罪:要求侵占的财物数额较大才能构成犯罪。
贪污罪:虽然也要求一定数额的财物,但其情节要件可能包括其他因素,如贪污手段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等。
法定刑不同:
职务侵占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5年的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贪污罪:则根据贪污的数额、情节以及犯罪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综合考虑,法定刑可能更为严厉。
职务侵占罪和贪污罪主要区别 (四)
优质回答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之间的区别如下:
1、主体要件不同。
(1)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2)贪污罪的主体则只限于国家工作人员;
2、犯罪行为不同。
(1)职务侵占罪是利用职务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的行为;
(2)而贪污罪是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盗窃、骗取公共财物的行为;
3、犯罪对象不同。
(1)职务侵占罪的对象必须是自己职权范围内或者是工作范围内经营的本单位的财物。它既可能是公共财物,也可能是私有财物;
(2)而贪污罪则只能是公共财物;
4、情节要件的要求不同。
(1)职务侵占罪的构成必须是侵占公司、企业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数额较小的不构成。
(2)法律对贪污罪没有规定数额的限制,当然如果犯数额较小,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贪污行为不应认为是犯罪;
5、法定刑上有所不同。
(1)职务侵占罪的最高法定刑只有十五年有期徒刑;
(2)而贪污罪的最高法定刑为死刑。
职务侵占罪构成条件:
1、客体要件。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此处所称“公司”,是指设立的非国有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所称“企业”,是指除上述公司以外的非国有的经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批准设立的有一定数量的注册资金及一定数量的从业人员的营利性的经济组织,如商店、工厂、饭店、宾馆及各种服务性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等经济组织;其他单位,是指除上述公司、企业以外的非国有的社会团体或经济组织,包括集体或者民办的事业单位,以及各类团体;
2、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要件。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4、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目的。即行为人妄图在经济上取得对本单位财物的占有、收益、处分的权利。至于是否已经取得或行使了这些权利,并不影响犯罪的构成。
综上所述,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之间的区别有主体要件不同、犯罪行为不同、犯罪对象不同、情节要件的要求不同和法定刑不同。法律规定职务侵占立案要符合的条件有必须是利用自己的职务上的便利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八十三条
【职务侵占罪】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贪污罪】国有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和国有保险公司委派到非国有保险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如何区分职务侵占罪和贪污罪 (五)
优质回答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主体身份与犯罪对象的性质:
犯罪主体身份:
职务侵占罪:主体为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即非国家工作人员。贪污罪:主体为国家工作人员,包括政府官员、国有企业高管、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等。
犯罪对象性质:
职务侵占罪:对象为所在单位的财物,这些财物多为非公共性质,通常发生在内部管理较为松散的非国有企业中。贪污罪:对象为公共财物,这类犯罪多发生于政府机关、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
总结:要区分职务侵占罪和贪污罪,关键在于判断犯罪主体的身份是否为国家工作人员,以及犯罪对象是否为公共财物。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得到了很多的感悟,也明白跟职务侵占罪贪污罪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了,如果需要了解其他的相关信息,请点击槐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