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权归谁,这是一个在家庭法律纠纷中时常出现的问题,它不仅仅代表着一个孩子在法律意义上的监护归属,更是关乎孩子未来成长环境、教育以及情感依托的重大决定。抚养权的落定,意味着责任与爱的承接。获得抚养权的一方,将承担起孩子日常生活的照顾、教育的引导以及心灵的抚育,而失去抚养权的一方,则可能面临与孩子相处时间的缩减,以及无法直接参与孩子成长过程的遗憾。
- 1、抚养权归谁意味着什么
- 2、抚养权归什么意义
- 3、离婚后拥有孩子抚养权的好处与坏处
本文分为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抚养权归谁意味着什么 (一)

优质回答抚养权归某一方意味着其能够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更长、对孩子的成长参与度会更高,相应的对于抚养孩子承担的责任也会越大。抚养权常常意味着与孩子共同居住权。除了双方约定孩子轮流居住的情形外,抚养权意味着与孩子共同居住权。那么,取得抚养权的一方自然可以与孩子长期居住、生活在一起。抚养权包含了第一监护权的内容。同时,代孩子行使财产所有权。取得抚养权的一方不用向对方支付抚养费。
1、子女虽然在两周岁以下,但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子女虽然在两周岁以下,但母亲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的;
3、子女虽然在两周岁以下,因其他原因,子女确实无法随母亲生活的;
4、已作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5、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6、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7、双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生活多年,且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的;
8、八周岁的子女主动要求与一方生活的。
抚养权纠纷案件应遵循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根据民法典规定,父母离婚后,虽然未成年子女归一方直接抚养,但仅意味着未成年子女与该方共同生活,监护责任依然由父母双方共同履行。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不得剥夺另一方探望子女的权利,不直接抚养的一方也不得拒绝履行抚养或监护的义务。夫妻离婚,一方取得孩子的抚养权,另一方相应就取得了探望权。离婚后的父母应该在探望权、抚养费等方面妥善处理,共同创造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良好环境。
第一千零五十八条【夫妻抚养、教育和保护子女的权利义务平等】夫妻双方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共同承担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的抚养义务和子女的赡养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第一千零七十一条【非婚生子女的权利】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应当负担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抚养费。
第一千零七十二条【继父母与继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继父母与继子女间,不得虐待或者歧视。
继父或者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
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协议离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第一千零七十八条【离婚登记】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并已经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离婚后的父母子女关系】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第一千一百零七条【抚养】孤儿或者生父母无力抚养的子女,可以由生父母的亲属、朋友抚养;抚养人与被抚养人的关系不适用本章规定。
第一千一百零八条【抚养优先权】配偶一方死亡,另一方送养未成年子女的,死亡一方的父母有优先抚养的权利。
抚养权归什么意义 (二)
优质回答抚养权归属对未成年子女有重要影响,具体如下:
1、保障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抚养权归谁,就意味着未成年子女的生活和成长将在该监护人的管辖下进行。因此,抚养权的归属直接关系到未成年子女的生活质量和成长经历。如果抚养权落入不负责任或者不具备监护能力的人手中,将会威胁到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
2、维护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长。未成年子女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抚养权的归属需要考虑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如果抚养权归属不明确或者归入不适当的人手中,未成年子女的生活和成长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甚至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3、保障抚养人的合法权益。抚养人承担着未成年子女的抚养和教育责任,抚养权的归属也关系到抚养人的合法权益。如果抚养权归属不明确或者被他人侵犯,抚养人将会面临经济、精神等多方面的困难。
关于抚养权的常见问题和解答如下:
1、抚养权的判定标准是以未成年子女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综合考虑子女的身心健康、学习和成长等方面的因素,确定哪一方具有更适合抚养子女的条件和能力;
2、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可以由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也可以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决。通常情况下,孩子的抚养权会判给能够更好地照顾孩子的一方,如有必要,还可以考虑共同抚养或分别抚养;
3、抚养费的支付方式有多种,可以按月支付或一次性支付,也可以由父母双方共同支付。抚养费的支付标准和金额由法院或双方协商确定,通常包括子女的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
4、即使非抚养方失去了抚养子女的权利,但仍然有探望子女的权利。父母双方应该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制定探望子女的具体方案和时间,以保证子女的正常成长和发展;
5、如果抚养权的归属方发生变更,可以由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也可以由法院作出判决。变更抚养权需要考虑孩子的最大利益,充分考虑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成长需要。
综上所述,变更抚养权还需要考虑双方的实际情况和能力,以保证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抚养和教育。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第一千零八十六条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离婚后拥有孩子抚养权的好处与坏处 (三)
优质回答法律分析:取得抚养权后有哪些好处(一)深厚的母爱或父爱迫使双方争夺孩子抚养权这是争夺孩子抚养权最常见的也是最根本的原因。为了取得孩子抚养权,双方甚至不惜在财产分割方面做出让步。双方谁也放心不下将孩子给对方抚养。(二)抚养权常常意味着与孩子共同居住权除了双方约定孩子轮流居住的情形外,抚养权意味着与孩子共同居住权。那么,取得抚养权的一方自然可以与孩子长期居住、生活在一起。(三)抚养权包含了第一监护权的内容取得抚养权的一方,同时取得了监护权,作为未成年人的第一监护人:可以代表孩子做出孩子自己不能单独做出的决定;同时,代孩子行使财产所有权。(四)取得抚养权的一方不用向对方支付抚养费取得抚养权的一方虽然也要承担抚养孩子的义务,但是,不用向对方支付抚养费,所以,不用担心对方滥用自己的“抚养费”;相反,对方有此忧虑。(五)取得抚养权的一方可以“控制”对方探望权取得抚养权的一方有义务配合对方探望孩子,这是法律规定,但是,现实中,往往是抚养权人完全制约住对方,可以随意制造困难阻止探望。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十五条 离婚后,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或者子女要求增加抚养费的,应当另行提起诉讼。第五十六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二)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者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三)已满八周岁的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四)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
接受生活中的风雨,时光匆匆流去,留下的是风雨过后的经历,那时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另一种安慰。所以遇到说明问题我们可以积极的去寻找解决的方法,时刻告诉自己没有什么难过的坎。槐律网关于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有什么作用就整理到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