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医疗纠纷鉴定需要多长时间 (一)

申请医疗纠纷鉴定需要多长时间

最佳答案申请医疗纠纷鉴定后,一般会在十天内得到卫生行政部门是否受理的审查结论。具体流程和时间安排如下:

申请提交:当事人需要向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提交医疗纠纷鉴定申请。

审查期限:卫生行政部门自收到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之日起十日内,会进行是否受理的审查,并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受理情况:对符合鉴定规定的申请,卫生行政部门会予以受理。不予受理情况: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申请,卫生行政部门不予受理,并应当书面通知医院并说明理由。

转交医学会:若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并认为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自作出受理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有关材料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并书面通知医院。

综上所述,从提交申请到得知是否受理,一般需要不超过十天的时间。如果受理,则会在接下来的五天内转交医学会进行进一步的鉴定工作。如果不受理,卫生行政部门会书面说明原因和理由。

医疗事故处理的程序是怎样的? (二)

最佳答案医疗事故处理的程序如下:

提出鉴定申请:

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病员及其家属有权在发生事故或不良后果发生后1年之内提出医疗事故或事件的鉴定。若病员死亡,其家属应在病员死亡后或收到尸检报告单后15天内提出鉴定申请。

申请再次鉴定:

医疗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鉴定结论书之日起15日内,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

协商处理方案:

双方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没有异议的,可以就处理方案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区、县或医科大学申请处理。

在医疗事故处理过程中,证据的收集也至关重要:

患者应向医院要求立即封存病历资料,并最好对封存过程进行公证或请律师见证。如因抢救急危患者医务人员需补记病历的,患者方有权要求在场监督。在复印、封存和启封病历资料及其他证据时,医院、患者双方都应共同在场。患者方应及时要求进行相关的检验,并充分行使自己选择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员的权利。如案件将要或已进入诉讼程序,应及时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或调查取证。

此外,以下情况下医学会不予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医学会提出鉴定申请的。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其中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医学会已经受理的。医疗事故争议已经人民法院调解达成协议或判决的。当事人已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非法行医造成患者身体健康损害的。卫生部规定的其他情形。

2020年医疗纠纷处理程序 (三)

最佳答案2020年医疗纠纷处理程序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当医患双方发生纠纷时,首选方式是进行调解。调解的方式有三种:医患沟通、调解和第三方调解。医患沟通是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尊重患方知情权,就患者病情及诊断治疗经过做出专业性说明解释,加强与患方沟通,消除误会、化解矛盾;调解是指医患双方通过沟通,遵循合法、合理、自愿的原则,互谅互让达成一致和解意见,并签订协议书;第三方调解则由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行政调解,第三方处于居中地位,通过规范教育、说服引导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

如果调解未能成功,可以进行司法鉴定,确定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及事故等级。司法鉴定包括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司法鉴定,一般在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司法鉴定程序包括委托、受理、鉴定和出庭。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委托后,需要对委托事项进行审核,并在收领委托材料之日起7日内对是否受理作出决定。对于符合受理条件的,签订《司法鉴定委托受理合同》;对于不符合受理条件的,退回鉴定材料并说明理由。

在司法鉴定之后,可以进行法律诉讼。双方当事人需在法庭上举证、质证,法院根据认定的证据依法作出判决。任何一方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判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原受理法院的上级法院提出上诉。上诉期间,原一审判决不生效。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上诉期满未上诉或两审终审后,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

在进行司法鉴定的过程中,司法鉴定机构会指派具有社会专业司法鉴定资格的人员承担鉴定工作,同一鉴定事项通常需要两名具有社会专业司法鉴定资格的人员进行。

在法律诉讼过程中,双方当事人需在法庭上举证、质证,法院根据认定的证据依法作出判决。上诉期间,原一审判决不生效,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上诉期满未上诉或两审终审后,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

医疗事故处理一般多久时间 (四)

最佳答案医疗事故具体处理的期限需要多久,在法律未对医疗事故处理的期限做出规定。按照法规一般规定一个医疗纠纷案件的鉴定结论大概也需要60天、但是这期间还不包括文件和通知送达的所消耗的时间、医患双方提交的时间、以及在途的时间等等。”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患者家属以及本人需要在1年之内提出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鉴定。 一、医疗事故处理的期限是多久

1、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病员及其家属有权在发生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发生后1年之内提出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鉴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

2、病员死亡的,其家属应当在病员死亡后或收到尸检报告单后15天内提出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鉴定。其中尸检的申请,则应当在病员死亡后48小时内提出,由所在地卫生局指定的病理解剖部门进行。

3、医疗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鉴定结论书之日起15日内,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

二、医疗事故处理方式有哪些

1、医患双方自行协商解决。病员及其家属和医疗单位对医疗事故或事件的确认和处理有争议时,可提请当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由卫生行政部门处理。”所谓“确认和处理有争议,是指病员或其家属和医疗单位对诊疗护理过程中发生的病员死亡、残废等不良后果,在认识上不一致,即在定性上有不同认识,以及双方在认定性质上无分歧,即都认为属于医疗事故,但在处理上却各持不同意见。即使如此,当医疗事故或事件发生后,也首先要通过医疗单位和病员或其家属自行协商的方式予以确认和解决,而不应跨越这一步骤直接提请当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由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处理。

2、卫生行政部门的处理。医疗事故纠纷,经医疗单位和病员及其家属通过自行协商,对医疗事故的确认(即定性)和处理不能达成协议时,应由当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之后,由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处理。

3、诉讼解决。所谓诉讼解决,是指通过人民法院的审理来解决医疗事故纠纷。诉讼解决可分为民事诉讼解决、刑事诉讼解决和行政诉讼解决三种途径。

双方在关于医疗事故协商意见达不成一致的情况下。医疗纠纷发生,患者及家属向医疗单位或其主管相关的医疗部门投诉,提出查处要求和意见。同时配合组织医疗行政管理部门展开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必要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深刻的认识了医疗纠纷鉴定,并知道它的解决措施,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不会惊慌失措了。如果你还需要更多的信息了解,可以看看槐律网的其他内容。